第六章 浪漫时期的音乐(1820—1910)
第五节 法国和意大利的浪漫歌剧
向阳光
五、真实主义歌剧
(三)重要作者
1.马斯卡尼

2)主要作品
马斯卡尼除《乡村骑士》外,还写了《友人弗里茨》(1891)、《伊里斯》、《假面具》、《伊萨贝奥》(1911)、《小马拉特》(1921)等十余部歌剧。然而,作品的艺术水平,均比《乡村骑士》逊色。其歌剧、轻歌剧和管弦乐的首演时间顺序及剧院,分别说明如下:
①歌剧
《乡村骑士》Cavalleria rusticana (1890年5月17日,罗马-科斯坦奇剧院首演)。
《友人弗里茨》L'amico Fritz (1891年10月31日,罗马-科斯坦奇剧院首演)。
I Rantzau (1892年11月10日,佛罗伦斯-佩哥拉剧院首演)。
《古格列尔莫·拉特克利夫》Guglielmo Ratcliff (1895年2月16日,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首演)。
Silvano (1895年3月25日,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首演)。
Zanetto (1896年3月2日,佩萨罗-李奇欧音乐院首演)。
《伊里斯》Iris (1898年11月22日,罗马-科斯坦奇剧院首演)。

《假面具》Le maschere (1901年1月17日,热那亚-卡洛·费利切剧院,都灵-雷吉奥剧院,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威尼斯-凤凰剧院,维罗纳-爱乐剧院,罗马-科斯坦奇剧院首演)。
Amica (1905年3月16日,法国-蒙特卡洛首演)。
《伊萨贝奥》Isabeau (1911年6月2日,布宜诺斯艾利斯-克里索奥歌剧院首演)。
《帕里西纳》Parisina (1913年12月15日,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首演)。
《洛多莱塔》Lodoletta (1917年4月30日,罗马-科斯坦奇剧院首演)。
《小马拉特》Il piccolo Marat (1921年5月2日,罗马-科斯坦奇剧院首演)。
Pinotta (1932年3月23日,圣雷莫-赌场首演)。
Nerone (1935年1月16日,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首演)。
②轻歌剧
Si (1919年12月13日,罗马-奎里诺歌剧院首演)。
③管弦乐
Il re a Napoli (1885年3月18日,克雷莫纳-市政歌剧院首演)。
A Giacomo Leopardi (1898年6月19日,雷卡纳蒂-Persiani歌剧院首演)。

3)作品分析
《乡村骑士》间奏曲
《乡村骑士》是一部独幕歌剧,共十一场。这部歌剧成功上演之后,曾在欧洲引起轰动,使马斯卡尼在一夜之间,成为了意大利著名音乐家、举世闻名的大作曲家。同时,他的作品亦堪称歌剧史上的奇事之一。歌剧《乡村骑士》中的间奏曲,就是第八场和第九场之间的间奏曲。它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戏剧张力而广受欢迎,经常在音乐会中作为独立的作品演出。《乡村骑士》间奏曲更是以其荡气回肠、孤寂沧桑而又惆怅百转的特质,迷住了无数观众。
《乡村骑士》整首曲子只有48个小节,基调悲悯,暗示着悲剧的来临,宛如一幅复杂的心情描摹画,仿佛于夕阳的余辉下,追忆往昔的瑰丽辉煌,又禁不住岁月流逝的无奈,一种复杂难言的情愫跳跃在每一个音符上,溢于言表。

这天正是复活节,舞台后面的教堂里正在做弥撒。此时,乐队奏起间奏曲。其引子由小提琴缓缓奏出旋律,表现了复活节做礼拜的村民们虔诚的感情。间奏曲的主要部分,由小提琴在竖琴伴奏下奏出,和教堂里的管风琴声结合在一起,描绘了背景中的真诚与神圣的美。
乐曲终了,好像是表述在阅尽繁华后,一切都归于宁静的常规,让聆听者的心在历经打湿、晾晒、风蚀后重生……此种聆听感受和马斯奈的《泰绮丝暝想曲》(即《沉思》)颇有雷同之处。这首舒缓而伤感的音乐旋律,也迷住了不少影人巨匠,常常被用作电影配乐,如佛朗西斯·科波拉的《教父》,在《教父Ⅲ》里,伴随着二代教父迈克尔(艾尔·帕西诺饰演)在昏暗的房间里孤独死去的正是这首间奏曲,这时的音乐语汇,仿佛此情此景的精妙注解,仿佛为其度身定制一般,又将繁花散尽后一切终将归于平凡平静的哲思悄悄渗入。

在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愤怒的公牛》中,该曲也起到了点睛人物特质的作用。在开场的慢镜头里,与充满颗粒质感的黑白画面同在的正是这首间奏曲,它好似延伸着身披拳击风衣的罗伯特·德尼罗的孤独、憧憬和难耐,那交错的步履和向想象中的对手挥舞着的拳头,好像是对这段音乐旋律的一种诠释。
据说,当年姜文就是因为听了这首著名的间奏曲后,才萌生了开拍《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念头。在片中,不论马小军(夏雨饰演)于夕阳下独自逡巡于屋顶,还是当他被孤立后仰躺在空阔的游泳池里,这首以弦乐为主的音乐都将青春年少的惆怅、寂寥、躁动、感伤,甚至莫名等一切情绪适时带入,令观众的触觉碰及到了形体和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区域……

《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首乐曲,还出现在其他光影之中,如《浪客剑心》、《和青春有关的日子》等,而原曲音乐的载体——这部19世纪末的独幕歌剧,脱胎于韦尔加的短篇小说,由塔尔焦尼-托泽蒂和梅纳希合作改编,述说的是意大利西西里岛乡村的一起情杀事件,故事并不复杂,全剧只有70多分钟,音乐却极富听觉美感,且充溢着浓郁的西西里风情,剧中的开场合唱、“间奏曲”、“听我说,妈妈”、“妈妈,那些烈酒”等名曲都富丽美妙,又脍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