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放眼中心城区,老城区“有点难”

永卓看这个趣事 2025-04-11 05:58:51

在行政区划方面,洛阳的“区”虽然多达7座,但公认的中心城区成员至今仍是洛龙、西工、涧西、老城、瀍河5区(伊滨区虽是一直存在的运行实体,但不在行政区划行列)。

由于中心5区在城市化进程、产业基础、历史文化底蕴、区位、发展定位、资源倾斜程度等方面存在着客观差异,所以发展现状存在很大差异便成了必然。

在中心城区中,谁是“比较难”的那一个?

提及这个问题,那么老城区必然入围。

为什么说老城区在洛阳中心城区“有点难”?

一、老城区位于洛河以北,已不在洛阳城区扩张、产业布局的主要方向

老城区是洛阳城市化发展的起步区之一,但随着城区的扩张与发展重心的转移,老城区逐渐淡出了市里的重点发展行列。取而代之的是洛河南岸的洛龙区、伊河南岸的“伊滨区”,例如展现了洛阳新型城建形象的“洛阳新区”就位于洛龙区,“易地”且与洛龙高新区整合后的洛阳经开区同样位于洛龙区;备受关注的产业大项目——中州时代则放在了伊滨区。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修建、大规模的招引产业大项目、高端服务集聚均以洛龙区、伊滨区为主阵地。

而老城区虽说也有变化,但与洛龙区、伊滨区在各方面突飞猛进的局面相比着实太小。

在这种模式下,即便老城区只拥有56.74平方公里的全市最小实管面积,也未能成为全域皆是城市化建成区、人口城镇化率100%的区域。

二、城中村太多,提升城市面貌和设施的难度太大

“城中村”太多是老城区至今存在的一大难题,虽然状元红街道、翠云峰街道通过拆迁、开发建设提升了城建面貌,但南关街道、西关街道、丽景门街道、道北路街道境内仍有城中村、棚户区聚集。

假如需要尽可能的减少城中村数量,更新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就需要大量的拆迁安置或老旧建筑及设施改造。

可老城区虽“老”,但毕竟是中心城区的成员,占据最核心的地段,颇高的成本使得拆迁安置工作本就难以快速推进,况且在如今土地交易市场、房地产市场处于低迷的情况下,大拆大建的机会随之变得更加渺茫。

三、老城区没有自己的开发区

对地方而言,开发区是当地工业产业最聚集、产业项目落户的主阵地,对带动当地的经济增长、提供就业岗位有着重要作用。

河南省虽然在2022年对省内的开发区实行了整合,洛阳市的开发区数量也随之减至13座。分地区来看,洛龙、涧西、西工、偃师、孟津、伊滨以及7县均有一座,而老城区、瀍河区并没有如此待遇,即使在整合前也没有自己的开发区。

开发区分为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但不论是哪种类型都有着自己特有的政策,例如产业发展政策、金融支持政策、企业支持政策、环保政策、用地指标等等。

没有自己的开发区,就意味着老城区不仅在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企业招引、产业培育方面享受不到各种特定的政策性待遇,也难以拥有一块高度集中分布工业企业的区域。在地区间招商引资,尤其是招引工业的竞争尤为激烈的情况下,老城区的条件明显是处于劣势的。

0 阅读:0

永卓看这个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