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的经济体量为何至今没能重返全国前十?三大原因很现实

永卓看这个趣事 2025-04-17 17:28:45

在各种经济指标中,GDP(地区生产总值)是一系列经济活动转化出的宏观经济成果,直接反映了当地的经济体量。

在我国大陆地区的所有城市中,无锡的经济体量是否稳居头部阵营?

假如放在2012年之前,无锡稳居头部阵营是公认的答案,因为“全国前十名”是无锡的基本操作,以2011年为例,无锡市5758亿的体量可位列城市榜第9位。

但在现阶段,在“十余名的位置徘徊”仍是无锡市的处境,以2024年的情况为例,无锡16263.29亿元的体量位列第14名,与前10名的门槛尚有2200多亿的差距。

当然,这不是无锡近几年中首次再次跌出前十之列,而是自2012年至今一直未能重返前十名成员的位置。

对于无锡的处境,不少网友表示惋惜的同时也很疑惑,实力本就不弱的无锡为何没能重回原来的位置?

论经济体量,无锡为何至今没能重返全国前十之列?

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多个,但以下三种客观情况不可忽略:

一、在过去十几年间,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的经济增长幅度高于普通地级市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虽然个别普通地级市在经济体量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的快速增长才是主旋律,例如杭州、武汉、成都、西安、郑州、合肥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成员。即使是南京也从全国第14位跻身到前10强,福州也在近几年时间反超泉州升至福建省之首,并位居全国第17位。

再放眼2012年—2024年的城市GDP情况来看,前十名的成员中除了苏州外要么是直辖市、要么是集副省级+省会于一身的城市、要么是副省级+计划单列+经济特区于一身的城市。

反观无锡在最近十几年内也保持着可观的增长,但在普遍“强省会”的大背景下的确不容易跑赢10强中那些既是副省级城市又是省会城市的成员(广州、杭州、成都、武汉、南京)

二、无锡相对而言不是人口大户

作为普通地级市中的经济高地,无锡在人口方面一直是人口净流入状态,即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在东有上海、苏州;西有南京、常州;南有杭州、宁波等地的长三角核心地带,无锡能吸引228.55万的人口净流入的表现已经充分说明了它的吸引力之强,毕竟全市的户籍人口只有520.95万(2023年人口数据)。

可对比各直辖市、广州、深圳、成都、苏州、武汉、西安、南京等副省级城市而言,无锡749.5万的常住人口数量又算不上人口大户。

虽说常住人口数量对经济体量没有绝对性的影响,但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头部阵营中,人口较少的短板自然会被放大,因为人口数量虽然对工业、建筑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不大,但对生活性服务业(服务于居民端的服务业门类)的影响还是不小的。

三、工业依然很能打,但服务业相对是短板

经济体量跌出全国城市前10位,可能有网友说是因为工业在近10年间的表现不够理想,但这个说法并不很客观,因为无锡的工业体量直至现阶段仍是稳居全国10强行列的。

以2024年的规模以上工业营收为例,无锡市26642亿元的体量依然可以稳居第9位。假设按照25%的GDP转化率计算的也能达到6660.5亿元的工业增加值,同样高于南京、成都、武汉、西安等副省级城市在工业领域的GDP。

工业依然能打,而整体GDP跌出前10之列,服务业自然是最大的因素。2024年,无锡市的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为8406.82亿元,而武汉、南京的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14014.96亿元、12338.75亿元,均对无锡有着很大的优势。

之所以服务业相对是短板,除了人口数量不占优导致的生活性服务业增加值不占优势外,还有生产性服务业、总部经济也占下风的原因。

在总部经济领域,无锡作为普通地级市不容易拥有省属企业的总部、国内大型集团企业的江苏省总部,也不容易吸引省内其他地级市的企业总部。

在生产性服务业上,金融、软件信息服务、科研技术服务、商务服务等都是增加值空间较高的门类,而相关行业的门槛相对较高,依托高级别城市能更好地获得稳定甚至更大的发展空间。

2 阅读:1214
评论列表
  • 2025-04-17 20:48

    能维持今天的成绩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无锡毕竟是普通地级市,享受国家及省级的优惠政策非常有限

    永往值钱的牛 回复:
    蓝藻爆发,造成污染,企业外迁,结果企业外迁了,太湖水也没回复过来,经济上不去,排名自然下来了。[扁嘴]
  • 2025-04-18 08:31

    苏锡常除了苏州以外,地方太小了,人也少,不错了!

  • 2025-04-18 05:36

    管你什么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宜居宜业才是王道

  • 2025-04-18 06:24

    无踢才多大?再划给他两个县试试[捂嘴巴]

永卓看这个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