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在经济体量上成为“苏北第一区”,赣榆面临的难度有多大

永卓看这个趣事 2025-04-28 10:33:38

在连云港市,“打造苏北第一区”是赣榆在2021年就提出的发展目标,这个“第一”并非在某一个领域拔得头筹,而是在包含诸多领域的综合实力上拿下第一。这其中就包括了经济层面,更具体来讲也包括了反映宏观经济体量的经济指标——GDP(地区生产总值)

但就截至到现阶段的情况而言,赣榆区在经济体量上是没有来到“苏北第一区”这个位置的。

以2024年的情况为例,赣榆区实现GDP803亿元,在苏北五市的市辖区(不含县、县级市、市属功能区)中是低于徐州市铜山区(1485.71亿元)、淮安市淮安区(856.62亿元)、盐城市大丰区(841.6亿元)、淮安市靖江浦区(805.55亿元)、连云港市海州区(805亿元)的。当然,这并非赣榆区在近些年里不够努力,而是它面临的“难度系数”太高了。

在经济体量上成为“苏北第一区”,赣榆区面临的难度有多大?

一、市级长期以来未采取赣榆与连云港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的模式,连云港中心城区也未对赣榆形成辐射带动效应

在连云港市,赣榆不仅与市区直接相邻,而且其城区距连云港中心城区仅30公里左右。相较于灌南、灌云而言,赣榆的城区完全称得上是连云港城区的近郊地带。

如果说市级在赣榆撤县设区前不主张与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倒也问题不大,毕竟县比区多一些自主权,受市级的影响较少。但在撤县设区后,“区”的身份注定了赣榆与市本级的关联度加深,虽然许多事务已由市本级直接参与制定与实施,但“关于赣榆与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的字眼从未出现在市级的工作报告或发展规划中。

随之而来的就是赣榆城区与连云港中心城区之间至今没有快速通道,导致人口、商品的流动效率大打折扣;在经济上,市级更没有在产业一体化布局与协同分工等方面发力。

此外,连云港的中心城区,尤其是海州区(连云港高新区)是市级重点发展的区域之一,但至今尚未形成庞大的经济规模,通过自身体量吸引赣榆对接发展或承接产业转移的情况就无从谈起。

二、位于江苏省的最北端,远离远离长三角的核心区域

在江苏省乃至周边地区中,长三角核心区是公认的经济高地,其大致范围即上海、苏南、浙北地区。在区位方面,赣榆不仅仅是位于苏北地区,更是位于全省的最北端,毫无疑问是江苏省内最远离长三角核心地带的成员之一。

远离经济高地、产业高地,赣榆区自然无法融入至长三角优势产业中的核心环节,也难以大规模承接来自核心区的产业外溢。以半导体行业为例,核心区城市既有最高端的芯片设计、芯片生产环节,又能发展半导体材料和设备。远离核心地带且无产业基础的赣榆区若要布局该行业,也只能在半导体材料和设备,芯片封装测试方面做重点布局。

三、赣榆的周边也没有大型城市或城市群可对接和融入

远离长三角核心区固然对赣榆有影响,但如果赣榆以北、以西能有大型城市或城市群的话也同样是一大机遇。

因为在区位面前,赣榆与北邻、西邻虽不属于同一省份,也能实现对接与融入,就像安徽南部地区一直在对接融入长三角核心区一样。

但现实情况是赣榆区以北是山东的日照市,体量同样较小,以西的临沂市虽然全市层面的体量高于连云港,但放眼苏、鲁两省来看也不是大体量城市,产业规模、外溢能力有限。

0 阅读:17

永卓看这个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