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在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为何未拿下一席之地?三大原因很现实

永卓看这个趣事 2025-04-08 05:54:49

在工业领域,新能源汽车制造是近十年内的热门赛道之一,在异常激烈的竞争下,虽然部分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相对容易地分到了蛋糕但也不乏少量普通地级市通过提前布局或产业延伸成功拿下了一席之地。

在这些城市于近几年通过新能源汽车拉动经济、收获产业布局有成效的好评时,南京却在网络上频频“躺枪”。例如“南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毫无作为”、“南京错过了这一波新能源汽车的井喷式增长”、“南京在干什么”之类的评论并不少见。

当然,这些声音并非全部在“黑”南京,更多的是出于“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新能源汽车井喷式增长阶段,南京为何没有拿下一席之地?

这其中的原由可能有不少,但总归绕不开以下三大客观原因:

一、南京本土乘用车品牌的没落

汽车分为乘用车、商用车两大类别,在商用车领域,南京依然颇具实力,本土系的企业与品牌——开沃、依维柯依然具备市场影响力。

但在乘用车领域,南京虽然也有整车制造企业,但本土系企业与品牌相对没有建树。自南汽被上汽收购后,南京基本没有出现过有影响力的本土乘用车品牌。

假设南京从燃油车时代至今一直拥有自己的本土知名汽车企业与品牌,那么即使在新能源汽车来临后,也能很轻松的推出自己的新能源车型。

因为放眼国内知名的车企来看,除了全面切换至新能源车型的比亚迪外,奇瑞、广汽、吉利、长城、长安、五菱等从燃油车时代发展而来的车企也都增加了新能源汽车。

二、江苏的省级资源未招引头部车企落户南京

省会城市是省本级的驻地,更是与省本级关联度最高的。放眼其他省份来看,省本级出动资源助力省会城市发展的例子并不稀少。

在省会城市中,郑州、济南曾经也是商用车出彩而乘用车欠缺的典型。而如今两者境内都拥有比亚迪汽车以及配套弗迪电池的生产基地,这难道都是两市仅靠自身资源招引而来吗?并不是。

郑州比亚迪汽车工厂是在郑州航空港区,而航空港区是由河南省本级的派出机构,区域内的招商引资项目是由省级推进。济南的比亚迪汽车工厂位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该区域是山东省本级的派出机构,产业搭建、招引也是以省级为主导。

南京的本土乘用车虽然风光不再,但在新能源头部车企陆续在国内不同地区建基地、扩产能的阶段,江苏省本级为何没有招引到头部企业建设南京工厂、南京基地?

济南比亚迪工厂

三、南京引入的新能源造车新势力未能成功

为了与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传统车企进行区分,行业使用了“新势力”一词来代表因新能源汽车而诞生的新车企,例如小鹏、理想、蔚来、小米、零跑、岚图等等。

在造车新势力大量出现的初期,南京其实是有行动的,拜腾、博郡就是两大被寄予厚望的项目,但在后续的发展中未能成功。假设能有造车新势力在南京成长起来,南京也不至于被频频吐槽。

反观杭州的汽车产业虽然不够高调,但坐拥吉利汽车的总部以及新势力之一的“零跑”。

0 阅读:26

永卓看这个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