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天天在家却不说话,算不算家暴?

马俊哲律师 2025-04-27 15:07:19

他天天在家却不说话,算不算家暴?张阿姨跟我哭诉,说老伴半年没跟她好好说过话,吃饭各吃各的,生病也不管不问,晚上睡觉背对着她。张阿姨说 “他没打我没骂我,可我觉得比挨揍还难受,整宿整宿睡不着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家庭冷暴力。很多人觉得 “不动手就不算家暴”,可法律早就说了:家里的冷淡、漠视,也是暴力!

【冷暴力:不打人的 “精神虐待” 也是家暴】

先给大家看看法律怎么说的。2016 年国家出台的《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明确写着:家庭暴力不光包括打人、捆绑这些身体伤害,像 “经常性谩骂、恐吓” 这种精神伤害也算。现在安徽、吉林等地更细化了,把 “冷淡、漠视” 直接列进家暴范围。什么叫冷淡漠视?就是长期不说话、不搭理人,拒绝沟通,比如吃饭不叫你、生病不管你、家里大小事当你透明人,甚至分房睡好几年。

冷暴力的伤害是慢慢 “熬人” 的。刚开始你可能觉得 “他就是脾气不好,忍忍就好”,慢慢会变得自卑、失眠、情绪暴躁,甚至怀疑自己 “是不是我做错了”。就像张阿姨,后来偷偷去医院看心理科,医生说她已经中度抑郁了。更严重的,有的受害者最后失去反抗能力,觉得 “反正说啥都没用,就这样吧”,这才是最可怕的!

【为啥冷暴力维权难?】

好多人问我:“马律师,冷暴力没伤口没血迹,怎么打官司呢?” 确实,法院讲究 “谁主张谁举证”,可家里发生的事,外人难看见。合肥全职妈妈程女士因丈夫三年不说话起诉离婚,法官说:"你说他冷暴力,有录音吗?有证人吗?"这就是冷暴力维权第一难——举证难!

所以关键问题在于:冷暴力证据太隐蔽,光靠嘴说没用,得留痕!

马律师手把手教你取证:3个实用方法。

1、及时记录“反常行为”,如从何时起不说话、分房睡,每次矛盾的时间、场景,可拍下微信不回、电话不接的截图。有位女士把丈夫3年来的已读不回微信都做了公证,而这些电子证据最终帮她拿到了赔偿。

2、借助第三方留证据,冷暴力发生后,找居委会、村委会、妇联开《情况说明》(切记要盖章),或报警,去医院看心理科,留好诊断书。

3、申请“人身保护令”别犹豫,安徽李女士被老公冷战半年,吃住在厨房,她报警后,当天申请保护令,法院24小时内签发了,要求老公不得离家出走、必须正常沟通。这说明只要证据够,保护令很快能下来。

记住了:家里的 “不说话”“不搭理” 不是小事,是法律明令禁止的暴力!要是遇到冷暴力,别害怕、别隐忍,第一时间找居委会、报警、留证据,申请保护令。现在法律越来越完善,安徽、吉林都把冷暴力写进条例,全国法院每年签发上万份保护令,就是为了让我们老百姓在家能过得舒心、安心。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真正的家人,不会用 “冷漠” 伤人;遇到冷暴力,别怕开口,法律就是我们的底气!

0 阅读:3

马俊哲律师

简介:分享法律知识、传播正能量、《律战行动》月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