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司机被坑33吨西瓜3天3夜!1个电话让黑心老板倒赔3000

小丁娱评 2025-04-01 11:45:16

大热天里,杨大勇把货车停在太原水果批发市场门口已经3天了。驾驶室里蒸笼似的闷热,汗水顺着他的脖子往下淌,可这会儿他顾不得擦汗,眼巴巴望着不远处那个穿花衬衫的男人——收货人张伟正蹲在市场门口和几个商贩抽烟说笑呢。杨大勇抹了把脸,跳下车大步走过去:"张老板,这西瓜到底卸不卸啊?"

张伟眼皮都不抬,往水泥地上弹了弹烟灰:"急啥?先搁外头晒着呗。"

"那您把运费结了吧,说好的15500。"杨大勇的声音有点抖,这趟从新疆过来烧了两千多块钱油,路上就啃了3天干粮。

"谁让你拉的货找谁要去!"张伟突然站起来,烟头往地上一摔,"我这儿可没收过什么新疆西瓜!"说完扭头就往市场里钻,留下杨大勇在烈日下发愣。

这事儿得从五天前说起。那天杨大勇正在乌鲁木齐郊外的加油站吃泡面,手机突然响了。电话那头自称王强的男人说有批西瓜要运太原,开价一万五运费。"张老板在太原那边收货,货到付款。"王强信誓旦旦地说,"西瓜都是现摘的沙瓤瓜,三天准能到吧?"

杨大勇嚼着半生不熟的泡面直点头。他跑长途十几年,从没见过这么水灵的西瓜——个个青皮滚圆,足有七八斤重。装车时瓜农们搭着梯子往车上码,碧绿的藤叶还带着露水。那天夜里启程时,戈壁滩上的月亮明晃晃的,照得柏油路像条银带子。

三天两夜没合眼,两千公里跑下来,杨大勇把西瓜护得跟眼珠子似的。过秦岭时遇到暴雨,他愣是冒着危险把篷布捆了又捆;进山西地界温度骤升,他隔俩钟头就停车检查瓜堆温度。眼瞅着太原的收费站近了,他还特意把车开到河边,掬水把西瓜表皮都擦得锃亮。

哪想到现在落得这个下场。杨大勇蹲在车轱辘边上,看着篷布缝隙里渗出的西瓜汁,心尖直抽抽——这天少说有37、38度,车斗里怕是能蒸馒头了。他摸出手机给王强打电话,那头总是忙音。

第4天早上,西瓜开始发软了。杨大勇掀开篷布一角,甜腻的腐味儿直冲脑门。几个路过的水果贩子凑过来看热闹:"师傅,这瓜卖不卖?0.5元一斤我全包了!"杨大勇急得直跺脚,这一车瓜要是烂在手里,别说运费打水漂,光清理费都得赔进去。

正没辙的时候,市场门口卖凉粉的大姐给他支招:"找电视台去!前阵子有个拉橘子的就是这么要回运费的。"杨大勇赶紧翻出皱巴巴的都市110热线号码。说来也怪,记者小刘带着摄像机刚到场,王强的电话突然就能打通了。

"张伟这小子忒不地道!"王强在电话里倒苦水,"当初说好他出运费,我还给他寄了条软中华呢!现在太原西瓜降价,他就翻脸不认账了!"小刘记者转手拨通张伟电话,免提里传出理直气壮的声音:"谁答应收他的瓜了?现在批发价才0.8元,这买卖傻子才做!"

眼看俩老板要吵起来,杨大勇突然插话:"王老板,要不您拿这车瓜抵运费吧?"电话那头静了几秒,王强叹口气:"行吧,就当交个朋友。不过咱得立个字据,往后别找我麻烦。"小刘记者赶紧掏出采访本当见证人,杨大勇哆嗦着手按红手印时,发现自己的食指被西瓜汁染得通红。

要说这车瓜后来怎么样了?杨大勇连夜联系了老家县城的超市,33吨西瓜两天就分销完了。除去油钱饭钱,最后一算账还多赚了3000块。不过打那以后,他接活儿前总要让人家先把合同签瓷实了。倒是那个张伟,听说后来再没人敢跟他做长途生意,去年水果市场拆迁,他那摊位早不知搬哪儿去了。

0 阅读:0

小丁娱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