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儋州有个贵州来的罗大哥,家里有两个孩子上大学,前几年老婆生大病花光了积蓄还欠了一身债。听村里人说在海南养鸡能发财,两口子东拼西凑借了钱,大老远跑到海南想靠养鸡翻身。刚来那会儿老乡就提醒过,说千万别在庄稼地里养鸡,要不会挨罚。罗大哥特意找来找去,最后在国营农场里租了个废弃的养猪场,想着这里以前就是搞养殖的,应该没问题。
两口子把猪圈改成鸡棚,天天起早贪黑喂鸡捡蛋。眼看着鸡场生意慢慢红火起来,罗大哥盘算着再干几年就能还清债务,还能给孩子们攒点结婚钱。没想到去年夏天突然来了两个穿制服的人,说是自然资源局的,拿着图纸说这块地划的是基本农田,养鸡属于非法占地。
罗大哥急得直跺脚:"这地方明明以前就是养猪场啊!我租的时候合同上写的园地,不是农田。再说了,我这鸡棚都搭了四年了,地面都没打水泥,咋就成破坏农田了?"工作人员可不管这些,量了量鸡棚和旁边住人的铁皮屋,说总共占了370平方米,按每平方120块罚款,开出了四万四的罚单。
看着白纸黑字的处罚决定,罗大哥蹲在鸡棚门口直抹眼泪。四万四对他们家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这要是交出去,别说还债了,连孩子们的学费都得泡汤。更让他想不通的是,当初租地的时候明明说好是养殖用地,现在怎么突然变成基本农田了?
思来想去,罗大哥把心一横,揣着罚单进了法院。开庭那天,他特意把四年前的租赁合同揣在兜里,说话声音都在抖:"政府同志您看看,这白纸黑字写的是园地啊!我要是知道这是基本农田,哪敢往这儿投钱?再说我这鸡棚地面就是黄土,连块砖都没铺,咋就成硬化地面了?"
自然资源局的人也不含糊,拿着航拍图据理力争:"规划图显示这儿就是旱地性质的基本农田,别说养鸡了,盖房子更不行。我们按章办事没毛病。"两边你来我往吵得不可开交,一审法官判罗大哥败诉,说处罚合情合理。
罗大哥不服气又上诉,这回二审法官可较真了。带着测量队到现场,把鸡棚和住房分得门儿清。原来370平方米分两块:198平是养鸡的铁皮棚,地面确实没硬化;剩下171平是住人的铁皮房,底下铺了水泥。法官拿着小本本边记边说:"养鸡棚属于农业设施,住房属于违建,这得分开了罚。"
二审判决书下来那天,罗大哥捧着判决书手直哆嗦。法院说自然资源局把两种不同情况混为一谈处罚不对,得重新调查分开处理。虽然住房那块还得挨罚,但养鸡棚的罚款总算能减掉大半。这场官司打了整整两年,罗大哥的头发白了一半,但好歹保住了继续养鸡的希望。
这事传开后,村里老伙计都说罗大哥命硬。有人劝他赶紧找当初出租土地的人讨说法,毕竟合同上写的园地,现在变成基本农田,说不定能要回点损失。罗大哥现在白天喂鸡晚上学法律,逢人就念叨:"老百姓做事还得多个心眼,白纸黑字的合同也不见得靠谱,关键得看清土地证上咋写的。"
(案例来源:儋州中院)您觉得罗大哥这事办得在理吗?要是您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欢迎在评论区唠唠嗑。@娓娓道法,用真实案例,普及法律知识。#头条创作挑战赛##微头条激励计划##海南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