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暴毙5万借款成泡影!法院一招神操作让家属当场崩溃

小丁娱评 2025-03-28 12:15:14

陕西安康发生过这么一件让人揪心的事。张先生和王某原本是交情不错的朋友,2018年10月有天王某红着脸来找他,说家里实在周转不开,想借五万块钱应急。张先生二话没说就掏了钱,还让王某写了张借条按手印。那时候谁也没想到,四年后这张泛黄的借条会掀起这么大风波。

2022年6月,张先生在茶馆喝茶时偶然听说王某得了急病去世,手里茶杯"咣当"一声掉在桌上。回家路上他心乱如麻——这五万块可是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老婆孩子还指望着用这钱翻修漏雨的厨房。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烙烧饼,老伴察觉不对劲,拍着床沿问他:"老张头,你这两天魂不守舍的,是不是又背着我在外头赌钱了?"

张先生这才把憋在心里的事倒出来:"老王走得突然,那五万块..."话没说完就重重叹了口气。老伴听完倒没急眼,反而劝他:"人刚走,咱们这时候上门要钱显得太薄情。等过些时日,你拿着借条去,明事理的人家自然会认账。"这话让张先生心里踏实不少,决定再等两个月。

八月底暑气渐消,张先生揣着借条来到王家。客厅里还摆着王某的遗像,香炉里插着未燃尽的线香。他先说了些安慰的话,话头一转提起借款的事。没想到王妻一听就变了脸色:"老张你可别乱说,老王活着时从没提过借钱的事!"两个儿子也帮着腔:"我们可没继承我爸的遗产,要钱找阎王爷要去!"

这话把张先生气得直哆嗦:"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们住的这房子,骑的摩托车,哪样不是老王留下的?"可王家母子咬死不认账,后来张先生又跑了七八趟,次次都吃闭门羹。最后一次去时,小儿子抄起扫帚要赶人,张先生心一横,揣着借条直奔法院。

法院里坐着的法官戴着老花镜,把借条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王家人这回倒是请了律师,说他们早签了放弃继承的声明。可法官火眼金睛,查出王某死后小儿子偷偷从父亲账户里取了9800元办丧事。这下可露馅了——取了钱就等于承认继承遗产,哪能说放弃就放弃?

庭审时张先生才知道,原来这9800块里有一半是王妻的夫妻共同财产。剩下4900元才是能用来还债的遗产。最后法院判王家小儿子用这4900元抵债,张先生攥着判决书走出法院大门,望着天上飘过的云彩直摇头:"老王啊老王,你走得倒是痛快,倒叫老朋友跟着受这窝囊气..."

街坊四邻听说这事后议论纷纷。开杂货铺的老李头抽着旱烟说:"要我说,做人就得讲良心,当初人家雪中送炭,如今翻脸不认账算怎么回事?"隔壁裁缝铺的刘婶却有不同看法:"人死债消,王家孤儿寡母也不容易,法院这么判最公道。"这事传开后,镇上茶馆里常能听见老人们掰扯"父债子还"的老理儿,倒让好些年轻人也跟着学起法律常识来。

其实法院这么判自有道理。按现在的法律,继承多少遗产就还多少债,多的不用管。王家小儿子取了那9800元,就得在分给母亲4900元后,用剩下的4900元还债。张先生虽然没拿回全部借款,但好歹讨回个公道。这事给大伙儿提了个醒:借钱给别人要留字据,遇上变故也好有个凭证;继承遗产时更要当心,别以为签个放弃声明就能万事大吉。

0 阅读:0

小丁娱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