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民卖香蕉被罚5万当场下跪,法官含泪改判惊动最高法!

小丁娱评 2025-04-09 12:02:54

河南有个叫王亮的老实汉子,这几年日子过得比黄连还苦。前年他响应国家号召要了第三个孩子,哪晓得媳妇生孩子大出血差点把命搭进去,医院住了小半年。家里攒的那点钱全填了医院的窟窿不说,还欠了一屁股债。三个娃娃要吃要喝,大的上小学,小的才断奶,媳妇身子虚得下不了炕,王亮急得满嘴燎泡,想出门打工又走不开。

村里几个长辈看不过去,蹲在村口槐树下给他出主意:"亮子啊,要不你在咱村口支个杂货铺?卖点油盐酱醋、小孩零嘴儿,好歹能顾住一家人的嚼谷。"王亮搓着开裂的手掌直叹气:"叔啊,我倒是想,可这进货的本钱..."话没说完,三姑六婆都掏出皱巴巴的钞票往他怀里塞。这个给五百,那个凑三百,愣是凑出了八千块钱。

去年开春,村口那间废弃的农机修理铺挂上了"亮子便民超市"的招牌。货架是用旧门板搭的,装糖块的玻璃罐是隔壁李婶送的,卖菜的案板是村小学淘汰的课桌。王亮天不亮就蹬着三轮车去镇上进货,回来还得帮媳妇换药、给娃娃们做饭。虽说挣的都是块儿八毛的小钱,但看着货架上的东西一天天多起来,王亮心里总算有了盼头。

今年清明前后,镇上来了个操外地口音的果贩,三轮车上堆着青皮香蕉。王亮摸着香蕉硬邦邦的,果贩拍胸脯保证:"这是海南来的'炮弹蕉',放两天就黄,甜得很!"王亮想着村里老人牙口不好爱吃软乎的,花26块钱扛回来15斤。当天上午就卖了十三斤多,剩下两斤青的摆在墙角等熟。

下午三点多,超市来了三个穿制服的人。领头的中年人掏出证件说例行抽检,王亮忙不迭用袖子擦凳子。戴白手套的年轻人掰了两根香蕉装进密封袋,临走还提醒:"要是检测有问题,得赶紧下架啊。"王亮点头哈腰送出门,心里直打鼓——这香蕉看着挺水灵,能有啥问题?

五天后,镇上管市场的刘干事带着文件来了。检测报告上印着"吡虫啉残留超标0.08毫克/千克",王亮捧着那张纸,手抖得像筛糠。他趿拉着布鞋挨家挨户敲门,把卖出去的香蕉全收了回来。好在买香蕉的三大娘说:"那青疙瘩硬得硌牙,都搁窗台上晒着呢!"

就在王亮以为这事儿翻篇的时候,一纸五万块的罚单砸得他眼冒金星。他蹲在超市门槛上掰指头算:一袋盐挣五毛,一包烟挣两块,五万块得卖多少年?媳妇攥着罚单直抹眼泪:"要不把超市盘了吧,咱回娘家借间房住..."王亮红着眼眶把罚单叠成方块揣进兜,第二天揣着借来的三百块钱进了县法院。

法庭上,王亮把进货单、收据摆得整整齐齐:"法官同志,我真不知道那香蕉有毒啊!果贩说放两天就能吃,我还特意挑青的..."说着从裤兜掏出个塑料袋,里头是蔫巴的香蕉皮,"这是最后两根,我自个儿试吃了,真没觉着不对劲。"旁听席上的村民嗡嗡议论,书记员赶紧敲法槌。

市场监管的人也有苦衷:"农药残留是硬指标,按法律规定最少罚五万。我们也是照章办事..."话没说完,王亮扑通跪下:"领导行行好,我认罚,可五万块真要我们全家的命啊!"两个法警赶紧把他搀起来,老法官的眼镜片蒙了层水雾。

后来判决书下来,五万变两千。主审法官在判决里写:"法律要有温度,不能让人因为无心之失家破人亡。王亮主动召回问题产品,提供进货渠道,符合从轻处罚的情形..."听说市场监管那边不服上诉,二审还是维持原判。结案那天,王亮把判决书供在货架上,逢人就念叨:"咱小老百姓也得懂法,政府还是讲理的!"

如今"亮子超市"的招牌擦得锃亮,进门处贴着醒目的"农药检测报告公示栏"。村里婆娘们都说,亮子现在进货比大超市还仔细,连白菜帮子都要问清打了几遍药。倒是那个卖问题香蕉的果贩,听说后来在邻县被逮个正着,罚得比王亮惨多了。

0 阅读:0

小丁娱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