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坑人坑到自己头上了!"陕西西安的夏夜闷热难耐,李雅婷一家三口围坐在街边串串店里。头顶的吊扇"吱呀吱呀"转着,塑料桌面上摞着三个白瓷碗,油汪汪的红汤里还飘着几片香菜叶。八岁的儿子小磊正举着最后一串毛肚往嘴里送,辣得直吐舌头。
李雅婷的丈夫张明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老板娘,结账吧。"系着蓝围裙的老板娘王姐应声过来,手里拎着个竹篓子,把桌上的竹签子"哗啦啦"倒进去。她手指在篓子里扒拉几下,嘴里念念有词:"麻辣牛肉二十串、鱿鱼须十五串、鹌鹑蛋......"突然提高嗓门:"总共三百八十串,算你们二百零二块!"
正拿纸巾擦嘴的李雅婷手上一顿,抬眼看见老板娘黢黑的手指上还沾着辣椒油。她转头看了眼桌上的三个竹筒——每个筒子最多也就装五六十根签子。"王姐,我们三个能吃掉三百八十串?"李雅婷笑着问话,顺手把儿子面前的空碗摞起来,"您再数数?"
老板娘脸色微变,竹篓往桌上一墩:"我在这儿卖了八年串串,还能数错?"张明伸手要接篓子,老板娘却往后一缩:"大热天的别耽误我做生意,后面还有客人等着呢。"这话倒是不假,门口塑料帘子被掀得"啪嗒"响,又进来几个光膀子的大汉。
李雅婷起身挡住老板娘去路:"要不咱们当面数清楚?"她冲丈夫使个眼色,张明立刻把竹篓夺过来倒在桌上。油渍斑斑的竹签堆成小山,红辣椒皮粘在几根签子上。小磊来了精神,跪在塑料凳上开始数:"1、2、3......"
老板娘急得直跺脚:"你们这是闹哪出!"伸手要拦,被李雅婷挡住:"您不是说三百八十串吗?我们帮您数清楚。"店里其他食客都停下筷子往这边瞧,有个穿工装裤的小伙子掏出手机录像。
"一百七。"张明数完最后一根签子,声音沉得像块铁。小磊掰着油乎乎的手指头:"妈妈我数了两遍,都是170。"李雅婷掏出手机计算器啪啪按着:"按你们家五毛钱一串,170串是85块,锅底费20,蘸料三份6块——总共111块。"
老板娘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突然拍着大腿喊:"哎哟我这老眼昏花的!"她从围裙兜里掏出皱巴巴的记账本,"下午进货对账把眼睛看花了,真是对不住啊!"说着就要去拿桌上的签子,被李雅婷一把按住手腕:"您这可不是头一回看花眼吧?"
警笛声由远及近时,老板娘瘫坐在塑料凳上抹眼泪:"我们小本买卖不容易......"李雅婷指着墙上褪色的营业执照:"您不容易就能坑人?上次有个大姐带着孩子来吃,您说吃了二百五十串,人家抱着孩子没工夫数,是不是也这么坑的?"
后来市场监督局的人来查账,发现这家店每个月都要"数错"几十次。那些被多算的签子,就像火锅里飘着的花椒,看着不起眼,攒多了能辣得人掉眼泪。最后不光要退钱,还得按三倍赔偿,五百块封顶的规矩,李雅婷家拿到了五百块赔偿款。
这事传开后,街坊们都说现在吃串串得自带计数器。倒是隔壁卖凉皮的老王说了句大实话:"做买卖就像调芝麻酱,稠了加水淡了加酱,可别往里头掺石灰粉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