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汉15年家宅突遭强拆!一纸泛黄合同成救命符,拆迁办造假?

小丁娱评 2025-04-11 11:46:35

海南三亚有这么一位老张,住在郊区大半辈子。十五年前碰上政府拆迁,老张没要安置房,拿着五十万补偿款在隔壁村相中个大院子。那院子带三间大瓦房,门口两棵老榕树,夏夜里摇着蒲扇乘凉正合适。卖房子的老李头拍着胸脯说:"咱这房子有见证人签字画押,手续齐全您就放心住!"老张想着给老伴和孙子们留个宽敞地方,当场就签了买卖合同。

转眼十五年过去,院子里的枇杷树都长到两层楼高了。去年夏天突然来了几个穿制服的,拿着测量仪在房前屋后转悠。领头的工作人员说这房子没办过建设规划许可证,属于违章建筑,限期三天自己拆,不然就派挖掘机来推。老张当时正给菜地浇水,听到这话手一抖,铁皮喷壶"咣当"砸在水泥地上。

"这房子我住了十五年,当年买的时候可没人说不合规啊!"老张蹲在镇政府信访办门口,手里攥着发黄的买卖合同。接待人员翻着文件直摇头:"您这属于城市规划区,现在要搞开发,没证件的房子都得拆。"最让老张揪心的是,拆迁办说这种违建一分钱补偿都没有。

老张的儿子在城里当律师,连夜赶回来查资料。发现两个关键点:一是当年购房时政府允许在周边村置换房产,二是这房子所在的村还没完成棚改,土地性质还是集体所有。父子俩一合计,把执法局告上了法庭。

开庭那天,老张特意穿上过年才舍得穿的灰西装。法官问执法局:"你们怎么确定老张就是盖房子的人?"对方拿出份居委会开的证明,上面说老张是户主。老张急得直拍桌子:"户主就是房主?我这是买的二手房!当年卖房的老李头还活着,你们倒是去查啊!"

一审法院支持了老张,说执法局没查清房子是谁盖的就处罚,属于事实不清。没想到政府不服上诉,二审竟然改判要拆房。老张老伴急得血压飙升住进医院,孙子天天问:"爷爷,挖掘机会不会把咱家枇杷树也挖走?"

事情在检察院介入后出现转机。检察官发现关键证据有猫腻——那份证明老张是违建户主的材料,连公章都没盖。更重要的是,国家《城乡规划法》明确规定处罚对象应该是盖房子的人,不是现在的房主。高院再审时,法官指着执法局的人说:"你们连房子哪年盖的、谁盖的都没查明白,怎么能随便让人拆房?"

这场官司足足打了三年,老张的白头发多了一大把。最后判决书下来那天,他蹲在院门口摸着斑驳的砖墙直掉眼泪。现在每逢周末,老张总爱坐在枇杷树下跟邻居们唠嗑:"要没那个买卖合同和见证人签字,我这老窝早成废墟喽!"

街坊们都说,老张家这场官司给大伙儿提了个醒:买房子不光要看价钱地段,还得把手续查明白。那些年村里私下买卖的农房,说不准哪天就变成"定时炸弹"。不过也有年轻人嘀咕:"住了十几年的房子突然变违建,这政策是不是也该讲讲人情?"

0 阅读:0

小丁娱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