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公公在家照顾孩子,把孩子烫伤了,我直接把他骂了一顿,真不知道他每天是怎么照看孩子的。
我骂他的时候,老头子一直低头不说话,我老公本来想制止我,但一看孩子一手的水泡,都不敢阻拦了。
后面我吃饭的时候发现,老头子手一直发抖,我还以为是被我说生气了,过几天后,老头子还是这样。

我这才问是怎么回事,老头子才说,那天他在烧热水喝,刚好孩子就过来找爷爷,他拿起烧水壶一直手抖,就不小心把孩子烫伤了。
于是我和老公觉得老头子可能是得帕金森了,马上就去医院神经科检查,没想到帕金森没查出来,查出来甲亢。
手抖≠帕金森!这5种疾病同样危险许多人一看到老人手抖就联想到帕金森,但临床上,手抖的原因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以下这些疾病都可能让双手“失控”,千万别忽视。
1、帕金森病:静止时抖得最明显中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的患病率达1.7%,目前,中国帕金森病患者已超过200万,但是就诊率仅40%,诊断率仅45%。

帕金森病会导致手抖,它的震颤有个典型特征“静止性震颤”。比如手放在膝盖上休息时抖动明显,一旦拿东西或活动反而会减轻。
患者还可能伴随动作迟缓(如系扣子困难)、肌肉僵硬(走路时手臂摆动减少)、步态不稳(小碎步、易跌倒)。
2、特发性震颤:拿筷子、写字时“抖得更凶”特发性震颤又称为原发性震颤,与帕金森最大区别是做精细动作时加重,如写字、夹菜时手抖明显,放松时反而减轻,部分还会伴有头部、口面部或声音震颤。

30%~50%的ET患者有家族史,虽然不会直接危及生命,但长期不干预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引发焦虑。
3、甲亢:手抖+心慌+暴瘦甲状腺功能亢进会让人“全身亢奋”,表现为手部细碎颤抖,手抖频率快(每秒6-8次)、幅度小,常伴眼球突出、怕热多汗、暴瘦。

糖尿病患者凌晨出现的细微手抖,往往是血糖跌破3.9mmol/L的低血糖信号。这种抖动伴随冷汗、头晕,手指像过电般不自主震颤,若不及时处理,症状会迅速加重。
5、颈椎病:手抖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一项研究显示,颈椎病患者中,约有15%-20%的患者会出现手部震颤,病变压迫到脊髓或神经根时,不仅会手抖,还可能伴随上肢麻木、握力下降、走路踩棉花感。

1、观察记录
用手机拍摄发作时的视频,记录发生时间、持续时长、是否伴随心慌、出汗等症状。
2、初步排查
抽血查甲状腺功能、电解质;神经科做“指鼻试验”“轮替动作”筛查小脑功能。
3、及时干预
单侧手抖持续加重,伴随记忆力减退、走路不稳、视力模糊、头痛,必须立即就医。
小结那个总说"老了手抖正常"的老人,可能正在无声呼救。下次看见父母端不稳饭碗,别急着埋怨,带他们做个甲状腺彩超或颈椎MRI。
参考资料:
[1]《2017年神经内科医生帕金森病规范化治疗及基本功培训》,中国神经科学学会,2017.05.26.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 原发性震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42(8):571-572.
[3]Smith ZA, Barry AJ, Paliwal M, Hopkins BS, Cantrell D, Dhaher Y. Assessing hand dysfunction in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PLoS One.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