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尿尿后你有没有查看过自己尿液的颜色?别是长期喝茶、喝酒的你,尿液是人体代谢的“晴雨表”,颜色、气味、性状的细微变化,都可能与健康有关。
42岁的销售老周就是吃了这个亏,连续半年把浓茶色的尿液当成“喝茶的正常现象”,直到体检发现肝酶飙到500U/L,才发现自己已经患上酒精性肝炎。
你的尿液是什么颜色?对照自查正常尿液是淡黄色,像稀释的柠檬水,但颜色会因喝水、饮食、药物等变化。如果出现以下异常颜色,警惕疾病信号
1、深黄色:身体在喊“渴”
喝水太少、出汗过多,尿液浓缩导致颜色加深,一般及时补水后通常能恢复。

如果尿液持续呈浓茶色,可能提示肝胆疾病(如黄疸)。维生素B补剂过量也会让尿液变亮黄,但停药即恢复。
2、红色:身体在流血?
吃红心火龙果也会让你的尿尿变红,2次排尿后恢复正常;服用抗结核药利福平,尿液会染红马桶。

若既没有吃火龙果又没有吃药,尿液带血可能是:
①泌尿系统感染:伴随尿频、尿痛,女性更常见。
②结石:肾结石划伤尿道,突发剧烈腰痛。
③肿瘤:无痛性血尿需警惕膀胱癌、肾癌。
3、蓝绿色:可能是细菌感染
若你在服药,如阿米替林(抗抑郁药)或亚甲蓝(解毒剂),可能是药物染色。

如果没有服药,尿尿还是蓝绿色,可能是绿脓杆菌引发的尿路感染,甚至是罕见遗传病(如蓝色尿布综合征)。
4、酱油色/茶褐色:肌肉和肾脏在“求救”
这种颜色比较危险,很少是生理性的。胆红素代谢异常时,尿液会变成浓茶色。剧烈运动后出现酱油色尿,可能是横纹肌溶解,严重可致肾衰竭。

5、牛奶尿:淋巴管漏了
尿液静置后可能分三层,乳酪层+浑浊层+脂肪层;警惕丝虫病导致的乳糜尿;肾外伤后尿液混入淋巴液,会出现乳糜尿,千万别当普通炎症处理。

1、排除干扰项
回忆48小时内是否吃过特殊食物或药物;女性避开月经期前后3天观察。
2、看频率
偶尔变色多与饮食药物相关,持续3天以上要警惕。
3、接一杯静置

接晨尿静置2小时:
①上层浮油可能是乳糜尿;
②下层沉淀警惕泌尿感染;
③整体浑浊注意磷酸盐尿。
三招养成“健康尿”1、喝水看尿色
尿液接近透明时减少饮水,深黄色时及时补水,避免一次喝超过1000毫升(防水中毒)。
2、少吃“染色食物”
红心火龙果、甜菜根等易导致颜色干扰,体检前3天避免食用。
3、定期验尿
每年做一次尿常规,40岁以上加做泌尿系B超。
小结慢性肾脏病早期,尿液分析结果异常可能是首发证据,但很多人不重视。据统计,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0.8%,但人群知晓率和诊断率普遍较低。
下次上厕所时,不妨多看一眼,或许就能救你的命。
参考资料:
[1]王淑兰. 试论尿液颜色与临床之间的关系[J]. 基层医学论坛,2004,8(1):64.
[2]《什么?“嘘嘘”还可以五颜六色?出现这些颜色要注意了→》,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4.02.20.
[3]中华预防医学会肾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中国慢性肾脏病早期评价与管理指南[J]. 中华内科杂志,2023,62(8):90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