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的张先生确诊为肺结节,但是并没有咳嗽,这是为何?张先生右肩已疼了三个月了,一直以为是过于劳累,还去楼下按摩店办了张优惠卡。
右肩部位越按越疼,这卡也是白办, 最后去医院检查,当时肺部已经出现微小结节了,但是张先生并没有在意。
“不就是个钙化点?我既不咳嗽也不发烧。”多喝点水,买点萝卜吃吃,多半都好了。

一直没有出现咳嗽的症状,张先生并不害怕,直到那天出门突然咳嗽,咳出血丝,才知道肺是真有问题了。
这个真实案例撕开了大众对肺结节的认知盲区:不是所有肺结节都会咳嗽咳血,更不会像电视剧演的那样突然晕倒。肺像沉默的劳模,即使被病变侵袭,早期也常伪装成其他部位的不适。
肺结节的五大“预警信号”肺结节本身大多无症状,但若合并以下表现,需高度警惕:
1、持续性咳嗽或咳血
普通感冒咳嗽通常两周内缓解,但肺结节引起的咳嗽会持续超过一个月,尤其在清晨或夜间加重,且止咳药难以缓解。

2、活动后胸闷、气短
结节增大可能压迫肺组织或阻塞气道,影响氧气交换,若日常活动耐力突然下降,爬楼梯、快走时喘不上气,夜间平躺时呼吸更费力,需及时排查肺部问题。
3、痰中带血或胸痛
结节若靠近支气管或侵犯血管,可能导致痰液带血丝,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间歇性胸痛,疼痛位置固定,深呼吸时加剧。
4、肩背钝痛
肺尖部的结节(尤其右侧)易压迫臂丛神经,表现为持续性肩胛骨内侧酸胀,夜间加重。

这类疼痛与肩周炎的最大区别是活动关节不会缓解,热敷反而加剧。
5、全身性异常表现
有患者因长期乏力就诊,查出磨玻璃结节后确诊早期肺癌,如果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下降、持续低热(37.5℃-38℃)、夜间盗汗、长期乏力,可能是恶性结节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或代谢异常。
发现肺结节怎么办?医生教你“四步应对法”1、先做精准检查
低剂量螺旋CT是筛查肺结节的“金标准”,若发现可疑结节,可加做肿瘤标志物检测(如CEA、CYFRA21-1)或PET-CT进一步鉴别。
2、动态随访比盲目手术更重要
肺结节在肺癌筛查中的检出率约为19%,其中37%-70%为一过性。小于6毫米的结节建议每年复查CT;6-8毫米结节每6个月随访;>8毫米且形态可疑的结节需缩短至3个月复查。

3、生活方式“止损”
戒烟、避免厨房油烟、雾霾天戴N95口罩,多吃西兰花、梨、百合、蓝莓等食物。
4、高危人群必须“主动出击”
长期吸烟者、有肺癌家族史、接触石棉/氡气的人群,即使无症状也应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筛查。
小结肺结节就像肺里的一粒“小种子”,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暗藏危机。建议每月自检,对着镜子观察手指、测量午后体温。
记住,肺不会说话,但身体从不会停止报警。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专家组.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4,47(8):716-729.
[2]《胸外科:正确面对“肺结节”,一篇由医学博士亲笔撰写的健康科普!》,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