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阳修总被泼“桃色”的脏水?

梨白谈文化 2024-06-18 20:59:29

大家好,我是梨白,一枚历史和写作萌新爱好者,欢迎关注哦~本文为原创,盗文必究!

最近的最近,杭州好像总算反应过来已经是端午过后了,于是温度上来了,湿度也上来了,然后全民就蒸桑拿了。

趁着这个“好时候”,咱们聊点别的,上一期咱们说了“为什么是石榴裙”,这期咱们说说为什么欧阳修总被泼“桃色”脏水。

在此之前,我们要弄明白,欧阳修被泼过什么“桃色”脏水,这事儿梨白之前还真写过,感兴趣的小伙伴可到首页搜索“欧阳修”。

这里,咱们简单概括一下。

“桃色”脏水一

欧阳公长子发,娶冲卿之女。郎中薛良孺,欧阳之妻族也,前岁坐举官不当被劾,迁延逾南郊赦,冀以脱罪。欧阳避嫌,上言请不以赦原。良孺由是怨之,扬言于众云:“欧阳公有帷薄之丑”。(《涑水记闻》)

“帷薄之丑”这里说得是欧阳修和大儿媳妇的事情,当然这事儿最后还是皇帝出手让人去查了,可以说是无稽之谈,这里头还有点官员之间互相压轧挤兑的元素在。

为此,宋神宗有论断,“言事者以闺门暧昧之事中伤大臣,此风渐不可长。”

里头的意思就是你们天天在朝堂之上喷口水也在算了,拿着闺门暧昧之事互相打压是不可取的,这和村头那些爱嚼舌根的妇女有啥区别呢?

“桃色”脏水二

初,修有妹适张龟正,卒而无子,有女实前妻所生,甫四岁,无所归,其母携养于外氏,及笄,修以嫁族兄之子晟。会张氏在晟所与奴奸,事下开封府。权知府事杨日严前守益州,修尝论其贪恣,因使狱吏附致其言以及修。谏官钱明逸遂劾修私于张氏,且欺其财。(《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三十八》)

是的,欧阳修身上的桃色绯闻就没断过,有和儿媳妇的传言,也有和妹妹继女张氏的传言,当然这个传言也最后被定性为“假”,但里头牵扯了一些钱财继承的问题,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到梨白首页搜索“欧阳修”自己找答案。

言归正传,所以欧阳修到底为什么这么容易被泼脏水,还是桃色脏水呢?

因为欧阳修,他是个风流才子啊!

因为欧阳修的性格实在是太放荡了,最最最关键的还是他和自己的学生苏轼一样,管不住自己的嘴,男女之间的情爱诗词多得了不得,还一点都不避讳。

咱就先拿着欧阳修和“继”外甥女这事儿来举个例子,攻击欧阳修的大臣们没有“抓奸”成功,却觉得掏出了“有力”的证据,比如那首《望江南·江南柳》。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留著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

这首词怎么就成了欧阳修“私通”外甥女的罪证了呢?

因为对方“辩友”表示,这首词就是欧阳修为了张氏所作,是他惦记张氏、早就把张氏记在心上的有力证据。

这首词说得是江南的柳树,叶子小不能成树荫。柳枝更是轻飘飘得像细丝以至于人们都不忍折断,就连黄莺都嫌枝桠太嫩不舍得停留在上面唱歌,只想着说等到春深意浓再来看看。

以上看着都没什么毛病,问题就出在下半阙。

十四五日后,得了空闲抱着琵琶再去看看那柳枝,结果就看到堂上的少女在簸钱。欧阳修从堂下路过,觉得这一幕很美好,以前见过后就暗暗留在了心上,更何况现在呢?

嗯哼,然后攻击欧阳修的人就将词中簸钱的少女和从小养在欧阳修府上的张氏对号入座,大喊欧阳修猪狗不如。

尽管最后这事儿最终被澄清,但欧阳修还是因为其中涉及的钱财、遗产问题被贬出京,当然也因此有了那篇人人称赞的《醉翁亭记》。

生性放荡和管不住嘴这事儿绝对是欧阳修一辈子的“伤”。进士还未张榜,他老人家已经觉得自己是状元良才,招摇过市买了新衣服只等状元游街的时候穿,结果被同学王拱辰穿了,人家成了那一榜的状元,两个人的梁子也算结下了。

不光如此,在两人夫人去世后,欧阳修还是娶了之前强烈推荐自家闺女的薛奎,“巧”的是同学王拱辰也娶了薛奎的闺女,还娶了俩。

小伙伴们别误会,王拱辰也不是想娶俩,是其中一任去世后,薛奎不肯“放”过好女婿,于是就又嫁了一个女儿给王拱辰。

欧阳修本来也看不上王拱辰,不光是因为他“抢”自己的状元,还因为两人就不是一路人,又觉得老丈人拉拢王拱辰的“吃相”着实有点难看,于是就没憋住,把老丈人薛奎和连襟王拱辰给调侃了,“旧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

嗯哼,看吧,狂妄起来,就是老丈人欧阳修也是敢调侃的,就不要说写几首在当时来说被认为是“艳词淫曲”的小词了。

并且宋朝对文人都很追捧,也不管你写了啥,大文豪只要出作品了,就有人抄录出来满大街传,差点要了苏轼命案的乌台诗案,御史们之所以收集“证据”那么快,也是因为苏轼确实写了很多次抱怨变法被流传了出来。

苏轼对欧阳修是很尊崇的,在欧阳修去世后也曾写过不少怀念他的作品,其中就有《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这里的西湖不在浙江杭州,而是颍州(今安徽阜阳)的西湖。

欧阳修十分喜欢这里的风景,还曾写过使首《采桑子》赞美西湖美景,咱们先看苏轼写给欧阳修的《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从这首词我们也是可以窥见欧阳修风流多情的性格一二的,四十三年的时光如同闪电一般流逝,但是湖上的佳人们还在唱着“醉翁”欧阳修的诗词。

被佳人们口口相传的诗词,一本正经的肯定有,但是大多数肯定也是和风花雪月相关的。欧阳修曾经在颍州的西湖胡鹏碰见过一位可人又聪慧的官妓。

两个人发生了什么故事不得而知,但是欧阳修在之后在颍川做官的时候留下了“柳絮已将春去远,海棠应恨我来迟”的诗句,来诉说对这位官妓的怀念。

咱就是说一个朝廷大官成天风流无度,处处留情,有问题吗,在当时可能大家都这样,但是一旦有政敌攻击你,那这些就都是问题。

刚好,欧阳修是个不怕得罪人的人,这点他老妈都是认证过的,所以他这些风流韵事和“淫词艳曲”真得是一遍遍被传播,在他出事的时候也成为了回旋镖,一镖一镖扎回了自己。

说到这儿,梨白又想起了那个“钱塘二代”钱惟演,这个人吧很有才,但是人品不咋的,说他做了什么大坏事,也有,比如帮着丁谓一起,把寇准挤兑到海南,然后寇准没了,当然他只是这件事中的虾米。

除了干这事儿,钱惟演就是个投机分子,也是有很多闺女,结亲,宋仁宗的养母章献太后在的时候,他就和章献太后的母家结亲,等着宋仁宗知道李氏才是他妈妈的时候,钱惟演就又和李氏的母家结亲。

当然可以理解,毕竟作为降宋二代,他活得战战兢兢。好了,话题有点走掉了,咱们赶紧拉回来。

老钱的人缘不好,但是欧阳修却十分敬重老钱,因为老钱在洛阳做西京留守的时候没少和小欧阳一起吃吃喝喝,听曲高歌,这里头也有“荒唐事”。

老钱宴客小年轻,欧阳修在内的很多年轻官员都参加了,期间还有官妓吹拉弹唱助兴。

结果吃着喝着见欧阳修就和一名官妓不见了,最后说是金钗掉了,两个人一同去寻找了。

在座的不是风流才子就是千年的王八万年的憋,总之懂的就懂,但懂是一回事,宋朝不让官员和青楼女子有过多牵扯也是一回事。

这事儿还真是真的,允许百姓玩乐,但是禁止官员狎妓,宋仁宗、宋神宗时期都有相关规定。

在座的同僚和老钱也不是傻子,但也不肯轻易“饶”过欧阳修和那官妓,便拱着官妓让欧阳修作一首词,这事儿就算揭过去了。

欧阳修也不推脱,于是就有了《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小伙伴们可能要说这首词怎么了?哎,这首词还真是怎么了,够暧昧,也够别人遐想他们到底干啥去了。

小伙伴们肯定要追着我问怎么暧昧了,那我就稍微和大家说说这词的意思,我没瞎想,瞎想的都是你们。

上半阙说得是电闪雷鸣,池上细雨,滴在荷叶之上发出了细碎之声。不久后雨过天晴,天边还挂上了彩虹,我们靠在栏杆之上,等着看月亮升起来。

重点是下半阙,小燕子飞回来之前偷偷窥探雕梁画栋之间的风景。“我”从玉钩上放下门帘,看床上竹席席纹路平展,好像清凉的水波,却又不像水波涌动。

床头上放着水晶双枕,她的金钗从发上坠下,横放在枕边。

破案了,所以大家现在知道那官妓丢失的金钗去哪里了吧,可能是落在枕头边了。

至于她和欧阳修做了啥我不知道,大家各自体会吧。咱就是说和同僚之间喝就玩乐也就罢了,还留下了暧昧的诗词,皇帝或者御史要真想抓欧阳修的小辫子,那还不得抓一大把啊。

欧阳修风流吗?很风流,但还就是这么个人留下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深情,据说是欧阳修为他的第二任妻子所作。

当然深情抵不了风流,欧阳修能够三份五次被桃色脏水泼上他自己的原因也很大,小伙伴们认为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精彩发言,期待大家的转赞评!

(文中所有事情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万分感谢!)

0 阅读:3

梨白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