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申明:本人所写的“中华文明”,特指中华古代文明,即从黄帝、尧舜禹执政的上古时期为计时起点,到封建王朝最后一抹余晖的清王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为止的这段时期,时间跨度长达6000多年之久。
卡塔尔世界杯于2022年12月19日胜利闭幕了,虽然我不是球迷,但看到新闻网站一遍又一遍地推送世界杯信息,分享世界杯夺冠球队阿根廷的颁奖典礼,周围同事都在大谈特谈世界杯,甚至几个同事晚上打开了单位的视频会议室,偷偷看球赛看到了夜里两点。悄无声息间,我也回看了夺冠视频,并且反复观看了阿根廷领奖场景。
看了以后,心中的激情禁不住点燃了:世界性的赛事、世界性的奖项果然不一般,真的太震撼了。
震撼之余,也不禁要问一句:为啥这些世界性的大赛,中国队总是“技不如人”,不是我们经常听到“人定胜天”的说法吗?天都能胜,区区的几支球队不能胜?
后来听说了“海参队”的传闻,以及某铁被抓,心里终于明白了丘吉尔说得太对了。
一个年轻人问他如何做好一个政治家,丘吉尔回答道:“先给一个承诺。”年轻人忙接着问:“如果到时候没有实现呢?”丘吉尔耸耸肩:“再给一个理由。”
“海参队”被爆料,某铁罪证确凿,中国足协也松了口气,终于找到了一个切实可靠的理由来堵住悠悠万民之口了。
先不扯这些无聊的问题,再回到世界性奖项这个话题。
我们知道,目前体育界的大力神杯、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等等,都是世界上为之欢腾的世界性奖项,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但非常遗憾的是,没有一个奖项是中国设立的,也没有一个奖项具有中华特色。
我都注意到了,那些中华民族情结浓厚的爱国者不可能无动于衷,果然在评论区里瞧见了他们的身影:对获奖名单里没有中国他们是真的忿忿不平,情绪激动地说这是对中国赤裸裸的偏见,咱们抗疫三年,Z老带领广大医务人员站在抗疫一线,舍小家为大家,放弃了个人休息奋斗在一线,发明了动态清零、核酸检测等,理应获得诺贝尔奖。
也有人安慰他们说,这是西方设立的奖项,有个人偏见很正常,咱中国人已经世界第一了,诺贝尔奖不配……
确实,按照他们的理解,诺贝尔奖、世界杯等等都与中国无缘,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它们都是西方设立的奖项,评奖细则方面自然偏向于西方,我们大中华肯定占不到便宜的。
谁叫创立了中华文明的圣人们,没想到搞出一两个极具中华特色的世界性大奖,否则,世界性大奖的颁奖舞台上,我们一定笑得最灿烂。
那若要设立具有中华特色的世界性奖项,圣人们会给出什么选项?显然,这要与中华文明高度相关。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是一种“治人”的文明,带有强烈的个人态度倾向,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要站队。而衡量倾向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两个:皇帝和圣人。只要是皇帝说的,接旨就是了,只要是圣人说的,啥都是对的。
当然具体执行起来不能这么直白,皇帝看上了你家的后花园,难不成还得亲口问你要不是,所以作为臣子的能领悟皇帝的意思至关重要,正如《雍正王朝》中康熙所言:能听出他脚步声的人不多,张廷玉算一个。所以张廷玉连续服侍了三代帝王,不得不说他“揣摩圣意”的本领是真的高。
当然将“揣摩圣意”作为世界性奖项显然不合适,毕竟都二十一世纪了,皇帝早没了。所以应改为另一种大家都能认可、不反感的形式——“猜谜”。
不能猜字谜,世界性语言是英语,中华老祖宗以英语来猜字谜显然还是要吃亏,只能猜物体,最好是猜人的想法。真正比赛时也无须派专业队伍上场,只要派在职场上摸排滚打多年的老油条去比赛即可,跟老外那些直男相比,这些老油条察言观色的能力绝对一流,轻松拿下比赛,勇夺世界冠军。
所以说若要设立世界性奖项,中华圣人们给出的答案之一应该是“猜谜”。
活捉一只五十万[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