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虽然称不上世界上最早诞生的人类,但中华文明绝对称得上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明,没有之一。如果以仓颉造字作为中华文明的起始点,那么中华文明已经历经6600多个风风雨雨了;如果以古希腊文明起源作为西方文明的起点,那么西方文明仅仅迈出了5~6个百年,仅相当于中华文明时间历程的一个零头。
虽然历史给了中华文明足够多的时间,看似内涵极其丰富,但其发展方向却又高度单一,甚至在今人的观点来看:属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那种。错误的发展方向而又冗长的时间历程,导致中华文明“不合时宜”的部分深深刻在中华民族的内心深处,从长远来看,阻碍了中华文明的崛起和腾飞。
为何这么说呢?中华文明究竟朝哪个错误方向发展了呢?答案很显然:心学。
通过梳理整个中华文明发展史便会发现,纵然公元前11世纪就形成了完备的周礼,春秋战国时期又进一步孕育出了儒家、法家、墨家等思想,在汉武帝时期又归于一统、独尊儒术,之后在宋代又迎来了程朱理学,到了明朝横空出世了“阳明心学”,时间跨度达到了2700年。
但总体而言,中华文明始终朝着“心学”的方向发展没有任何改变,也就是死死盯着人、人心这些“虚无缥缈”之物,对于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视而不见,导致中华文明“起了个大早,却赶不上末班车”,延误了对真正主宰世界运转的科技力量的重视。
以孔子为例,孔子很显然是“人性”大师,“食色性也”、“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等经典“心语”均出自其口,显示出了其在视察人心方面的眼光毒辣;
同时孔子深谙人类天性喜好宽松环境的他一早就发觉了法家的弊病,虽然秦国在刑罚治国的法家思想指导下蒸蒸日上,刑罚确实也对人起到强有力的约束作用,孔子还是敏锐观察到这样做“不够人性”,迟早要玩完。果然秦朝大厦的轰然倒塌、历代奉儒家为经典充分说明他在“心学”方面走在了前面。
王阳明称得上是孔子的“关门弟子”,不仅充分领悟到了儒家思想的真、善、美,而且还将孔子的“心学”进一步推广到了广义,提出了“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二者心动”这样的旷世奇语,认为宇宙除了“心”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所以只要“一心为善”,则不光天下太平、整个宇宙都相安无事。
如果地球这个时空真的是“心外无物”,那么孔子、王阳明这样的中华先贤们显然充分领悟到时空的终究奥义了,不光地球,整个宇宙都将为他们主宰,中华民族也因此“近水楼台先得月”,理所当然成为地球,哦不,是整个宇宙的霸主。
但现实狠狠打脸,秦朝之后,汲取了儒家思想精髓的历代封建王朝不仅没能“荣登榜首”、“泽陂宇宙”,反倒进入到了三百年一个大轮回之中。中华民族不仅没能傲世全球、俯瞰宇宙,反倒被原本蛮夷之地的西方揍趴下了,深切领悟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切肤之痛。
归根结底还是方向性错误,孔子也好、王阳明也罢,都认为“人心”主宰一切,殊不知,地球这个时空根本就不是“人心”主宰,而是由客观规律主宰,根本就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我亲眼目睹蛟龙盘踞地球》说得更为确切:我们所在的时空是由固体主宰的固化时空,力的相互作用是永恒定律,风动、幡动都是客观存在,根本就不是“心动”所能决定的;“人心”虽然能给人短暂的致幻作用,使得其超水平发挥成为大力士,但终究不及汽车、飞机、挖掘机力量之万一。
所以人类不要抱着“老子天下第一”的狂妄理念,凭借自己的肉体凡胎与天斗、与地斗,而是需要静下心来尊重客观规律,并且利用这些客观规律发挥人类的创造力,创造出这些可以与天斗、与地斗的机器。
因此,如果孔子、王阳明在世,我想对他们说:研究“心学”,没有前途!不是让你们妄自菲薄、自甘沉沦,而是让你们面对现实、尊重客观规律。
这货估计什么是知行合一都不知道吧?
你这是马后炮
主要论据是一篇起点网文,力的相互作用不是这网文先发现的,不如先去看初中物理。另,对西方坚持拿来主义,不要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如儒家,包括心学。少看网文小说。[呲牙笑]
世界有两种思考法:归纳法(我们在行),演绎法,从一到无穷多,我们不在行(我们现在的弊病是力图读更多的书而以为得道了,其实只是沧海一粟,这是错误的方法,而不是演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