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团投诉删文后的第三次发布:屠龙者终变恶龙,美团的崛起之路

胖仔搞笑说 2025-04-15 16:54:40

笔者注:本文首发于2025年3月18日,遭美团法务投诉下架后,于2025年4月3日进行了二次发布,4月14日又被莫须有的说法投诉下架,本次为第三次发布,供各位品鉴。

京东外卖自2月11日正式上线以来,目前已覆盖全国126个城市,入驻品质堂食餐厅门店数突破30万家。但这样的成绩在行业龙头美团面前,显然是不够看的。

2024年,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包括外卖、闪购、到店酒旅等)持续领跑国内市场,第三季度营收就达到了936亿元,优势业务如外卖版块的市场份额保持超70%的绝对优势。

可以说,美团在国内本地生活服务龙头地位,几乎是“不可撼动”的。京东若想挑战一下美团的“霸权”,那必须先了解美团的发家史才行。

一、模仿Groupon起家:千团大战中的生存智慧

2008年,美国团购网站Groupon的兴起点燃了全球互联网创业者的热情。彼时在中国市场,别说团购仍旧是空白一块,就连互联网这个东西都尚未完全普及。

于是,创始人王兴“敏锐地”嗅到商机,于2010年创立美团网。但是,美团也仅仅是成为国内5000多家团购平台中的一员而已。此时的王兴团队堪称“草根”,美团曾经两次被红杉资本拒绝,一度陷入生死边缘,直到意外获得阿里青睐,拿到5000万美元投资。

千团大战的生死局:

2010-2015年,团购行业陷入疯狂竞争。拉手网、糯米网等平台通过巨额补贴抢占市场,美团却选择了一条差异化道路——放弃烧钱广告战,转而组建庞大的线下地推团队,与中小商户签订独家合作协议。

这一策略让美团在商户资源上形成壁垒,最终在“千团大战”中存活下来。为了继续扩大商户资源的“垄断”,美团在2015年与大众点评合并,一举获得后者积累的高端餐饮资源,市场份额突破50%。

至此,美团正式奠定行业霸主地位。

二、外卖战场:从三国杀到双雄争霸

2013年,美团上线外卖业务,直面饿了么(2009年成立)和百度外卖(2014年入局)的竞争。此时的战场呈现“三国杀”格局,但美团的战略布局更显野心。

1.烧钱与效率的博弈

依托团购时期积累的商户资源,美团外卖通过“高频打低频”的策略,将外卖与到店消费场景结合。同时,自建蜂鸟配送体系,实现30分钟送达。

此外,美团在竞争中毫不吝啬优惠扶持,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受到了美团福利的惠及。90后的同学想必在大学期间,都体验过1块钱外卖的巨额优惠。

反观饿了么与百度外卖,前者因专注于外卖行业,缺乏了美团的多元化布局眼光,最终遗憾落败,被阿里收购后似乎是一蹶不振。百度外卖则是因为调子起太高,大额的补贴难以维持下去,且犯了决策上的致命错误(如春节支持骑手返乡导致运力短缺),最早退出了三国争霸的,被饿了么以5亿美元低价收购。

2. 资本博弈与终局

这时可能大家会有个疑问,为什么阿里在投资美团后,还要去掺和饿了么呢?难道阿里想要垄断这块肥美的团购与外卖市场吗?

有趣的是,正是因为美团“背刺”阿里转向腾讯,才让三国争霸有了关键的转折点。

2015年,王兴拒绝阿里要求独家使用支付宝的条款,转而引入腾讯投资,彻底与阿里决裂。此后,阿里重金扶持饿了么,但美团凭借微信流量入口和多元化生态(酒旅、闪购等),最终以70%市场份额碾压对手。

三、扩张与争议:从外卖到金融的边界试探

1. 本地生活帝国的构建

美团以“Food(美食)+Platform(平台)”为核心,逐步拓展至酒旅、打车、共享单车(收购摩拜)、社区团购(美团优选)等领域。

2024年财报显示,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板块营收占比超70%,新业务虽亏损但战略性卡位。也就是说,美团在依靠自己基本盘的巨额收入,投资辐射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中,其中就有广为诟病的“网贷”业务。

2. 网贷业务的始末

2017年,美团上线“美团生活费”,涉足消费金融。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美团金融的创立是有积极作用的。它可以为中小商户提供供应链贷款,解决融资难题,也可以为用户提供分期支付,提升消费体验。

然而,资本总归是会被利益熏心。在涉及美团金融的各项业务中,过度收集用户数据,部分借贷产品年化利率触及监管红线等核心问题,都是其负面新闻。2023年,美团金融更是因暴力催收等问题被央行约谈,最终导致其收缩业务线。

但就在2024年,依旧还有用户反馈美团金融的暴力催收问题,连美团外卖收货地址联系人信息都会遭遇泄露的。为了快速回笼资金,第三方外包的催收机构甚至变身成为“XX地区调解中心”的牌子,从事着像今年315曝光的各类违法催收行当。

四、评价:创新与垄断的双面镜

美团之于商家和消费者,可以说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1.商业模式创新:从团购到外卖,美团帮助商家拓宽了自己的盈利渠道,也让消费者更轻松地找到优质商家。

2.技术驱动效率:通过大数据优化配送路径,我国的外卖配送效率可以说是位居世界前茅,这对于我们的外卖市场体量来说几乎是个“奇迹”。当然,在重视骑手安全的今天,这样的效率可以得到更为科学的优化。毕竟在2024年,美团外卖骑手数量已经超过600万,解决了不少就业问题。

但随着京东外卖的入局挑战,以及近年来许多竞争对手的兴起,都在带给美团各种质疑。

1. 行业垄断:美团的高额佣金(部分商家抽成超20%)引发中小餐饮业主抗议;同时也在利用市场地位逼迫商家“二选一”,直到遭遇监管部门的反垄断处罚。

2. 骑手权益困境:算法压榨导致社保缺失、安全事故频发,2024年多地出现骑手集体维权事件。京东外卖更是打出全额缴纳五险一金的口号,把美团架在篝火上下不来台。

3. 边界模糊的风险:从外卖到金融、出行,美团的过度扩张导致资源分散,新业务持续亏损的同时,也在不断打击着美团的名声。

五、结语:万亿帝国的未来挑战

今日之美团,早已超越外卖范畴,成为覆盖6亿用户的生活服务超级平台。

它的成功,源于对商业本质的洞察——高频刚需、效率至上、生态协同。然而,随着监管收紧、竞争加剧,美团能否平衡增长与责任,将决定其能否续写“万物到家”的传奇。

对于创始人王兴来说,一个从清华辍学生到万亿帝国掌舵人,他的故事印证了互联网时代的草根逆袭法则:在正确的赛道,用最狠的执行力,做最难的事。

然而,商业世界的残酷就在于:没有永恒的王者,只有持续的进化者。

0 阅读:0

胖仔搞笑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