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的直播间我听了一期,其中谈到了“贵族精神”,听完我觉得可以不用再听了。
董宇辉认为“贵族精神”指的是内心的强大,是逆境中不低头的精气神。如何达到这种状态呢?董宇辉给出了中国古代老祖宗的总结:“知足常乐”,并进一步下结论:知足者富,自强者贵……
听到这里,我觉得董宇辉听过“贵族精神”这个词,但他的视野也仅限于的东方文明的“狭隘”一面,没有看到更为庞大的世界。我觉得很有必要谈谈个人理解。
东方文明:视野的封闭催生出了精神世界的富足
先说说东方文明的代表——中华古代文明。中华老祖宗因为“治人”、为统治者“造神”的需要,所以中华老祖宗走的是封闭路线,只要封闭了老百姓的视野,自己才能“造神”成功,自己的“救世主”人设才能立成。
所以历代王朝统治者基本都推行闭关锁国的国策,随后在此基础上不停给自己造神,再散布“上下有等、亲疏有别”的宿命论,使得老百姓不得不接受命运的不公,进而仰视且臣服统治者。不得不说,中华老祖宗“聪明”啊,看问题一击必中,“奴性”文化成功植根于老百姓的基因中,不到濒临饿死边缘,基本不会造反。
但问题随之而来:这蝼蚁生活一眼望到头,看不到任何希望,纵然“天命不可违”,但活得真憋屈啊,故而老百姓形色憔悴,脸上都没有笑容,“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场景屡屡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提出了“心学”(准确说是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提出“吾心即是宇宙”,很显然目的就是让自己内心强大,较之董宇辉所讲的“逆境不低头”更上一层楼。
只不过王阳明这种内心强大,我跟鲁迅的意思一样,无非就是一种“精神胜利法”,是安慰自己内心用的,对提升自己能力、促进社会发展没有一丁点儿好处。所以董宇辉的视野也就停留在王阳明的“精神胜利法”的层面。
“贵族精神”是西方文明的产物,指的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进取精神;高出百姓阶层的高级阶层——贵族,应具有的更高的担当和素养
“贵族精神”是什么呢?首先它是西方概念,与中华文化完全不一致。西方文明和东方有什么差别呢?根本差别就两字:“视野”。
东方文明一直都讲究封闭,故而咱大中华几千年都“赖在一块土地上”(孟德斯鸠评述),难得一次郑和下西洋,就被中华老祖宗吹嘘了几百年;但西方文明却在不停开拓视野,故而他们有规模庞大的大航海时代,有遍布全球的传教士。时至今日,网上视频还显示出西方人喜欢冒险、挑战极限运动,均是他们老祖宗留下的“遗志”。
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对未知事物和未知世界积极的探索精神,使得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法比安、爱德华、纳撒尼尔先后发现了南极洲,进一步壮大了人类的视野。而且这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最终获得了大自然的高等回馈:发现科学以及推动工业革命的来临。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哥伦布,还是法比安、爱德华、纳撒尼尔,他们都是贵族,绝非普通老百姓。
所以说西方的“贵族精神”,首先指的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新鲜事物敢于探知、敢于冒险的可贵精神,绝非如何让自己活得像蝼蚁一般的“内心强大”。
其次,看过《特洛伊》电影,应该对其中的一个场景非常熟悉:阿基琉斯一人一马在城外叫喊,点名让他们的大王子赫克托尔出来单挑,大王子赫克托尔明知实力相差悬殊,去了就是送死,结果还是出来了,毫不意外地被杀死并被对方拖走。
这就是贵族精神,国家危难之时自己挺身而出;明知自己送死也要慨然上战场。
油画《荷拉斯兄弟之誓》讲的也是贵族精神,古罗马人与相邻的伊特鲁里亚的古利茨亚人发生战争,因为双方联姻的问题,为了避免更大的流血冲突,双方达成协议:各选三名勇士进行格斗。
荷拉斯兄弟被选中,老荷拉斯毅然将自己的三个儿子送上战场,这意味着九死一生,因为对方精挑细选的勇士也不是吃素的,自己不可能全身而退。面对这种场景,三个兄弟都没有退缩,伸手向父亲那儿领剑。
这也是贵族精神,身为高出百姓一个阶层的贵族,理应承担比百姓更多的责任,也应接受更多的考验。在大难来临时应该冲锋在前,而不是让别人去当炮灰,或者为自己的“家天下”打仗,更不是将自己的儿子儿孙圈养在王爷府中养尊处优。
如此说来,董宇辉的视野是不是太狭隘了?所讲的贵族精神是不是一种曲解,我有必要谈谈个人理解,希望大家也能用大视野去看待问题。
英国的贵族子弟在一战中的伤亡了解一下!就事论事!
你可以永远消失在手机里,这就是我要说的
你的个人理解在团队小作文里。[得瑟]
趁热度的玩意,跟吃完饭骂厨子一个德行。
规矩一旦被打破,开启比烂模式,会直通地狱。想想40年的平静是怎么保持的,制度!新制度还没影呢!所以才打算让左和平一统,建立新制度这个相对容易,而在三什么的基础上,确立新制度难死。大家怎么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