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巨头扶持“出口转内销”,或掀起民族消费热潮!

锐叔论 2025-04-15 17:28:51

据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商务部组织有关商协会、大型商超和流通企业座谈,研究更好发挥各自优势,帮助外贸企业扩宽内销渠道。同时通过“内外贸一体化”政策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在政策号召下,实体商超迅速行动:4月11日晚,盒马宣布,面向中国外贸企业开放入驻通道,绿色通道24小时专人加急处理,简化认证流程,缩短审核认证周期。在此之前,京东已宣布推出2000亿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为外贸企业提供专属入驻通道和流量倾斜;永辉超市、华润万家也面向外贸企业开放绿色通道,联华超市推出“专项入驻优惠”和“营销资源倾斜”等多项支持措施……

长期以来,许多出口产品在品质、设计、制造工艺上都优于内销产品,这次"出口转内销"的大规模行动,无疑将为国内消费者带来更多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商品选择。从网友的反应来看,这场行动已引发了强烈共鸣:"大家把出口转内销的商品买起来!14亿人团结起来没人能阻挡得了!"、"早该出口转内销了,也叫国人用点稍微好点的东西了"、"希望是产品真的出口转内销,不是一个噱头,因为出口的产品真的是比那些国内销售的产品要好"……这些评论充分表明,消费者对高品质的外贸产品充满期待。

2023年中国消费支出仅相当于当年GDP的55.6%,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低了17.4个百分点。此外,2023年中国总储蓄规模达到7.76万亿美元(约合56.4万亿元人民币),超过了美国、日本、德国、印度四个国家的储蓄总和。这意味着我们的内需还有很大提升潜力,这也意味着促消费是帮助我们抵抗住外部关税压力的重要抓手。也正因为如此,“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成为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锐叔也希望这场由零售巨头发起的行动,能够帮助消费者更加认同国货品质,助力更加强大、更加自信的中国消费市场的形成。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在经贸形势升级事件催化和政策预期提振下,从3月下旬起,消费板块内部就开始不断出现轮动机会。不过,由于当前消费修复仍然较为疲弱、基本面支撑不足,因此对消费板块行情的时间和空间支撑均有限,行情仍以主题性催化的估值阶段性修复为主,体现出消费板块内部行业轮动机会多,但多呈现时间短(2周之内)、幅度不强(10%之内)的显著特征。

展望后市,二季度有望出现消费相关的催化剂。一方面,为对冲外部关税压力。政策层面上有望持续出台促消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消费品以旧换新、消费提振计划等,政策的出台都将带来板块的估值修复机会,但修复持续性和力度取决于政策力度和频率,预计机会的频率重于机会的幅度。另一方面,当前已临近五一黄金周,在这个时间节点前后也容易出现阶段性主题机会。综上所述,消费板块仍是后续值得关注的方向之一。

至于具体的关注方向,结合当前已逐渐进入上市公司财报密集披露期,可重点关注消费复苏主线下的高景气赛道优质公司,而这些公司又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上:1)顺应消费趋势积极变革探索,把握流量回归机会的线下零售龙头;2)具备差异化产品力和消费者理解洞察能力的黄金珠宝龙头品牌;3)深耕高景气细分赛道、综合能力不断迭代的国货美妆品牌;4)盈利能力具备确定性的上游差异化医美产品厂商。

0 阅读:25

锐叔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