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资本主义社会时期
第七章 民族主义音乐
第二节 民族乐派(上)
一、俄国民族乐派
向阳光
(三)强力集团
4.穆索尔斯基

(1)生平经历
莫捷斯特·彼得诺维奇·穆索尔斯基,俄罗斯作曲家,是俄国近代音乐现实主义的奠基人,是“五人强力集团”中最主要的作曲家。穆索尔斯基,1839年3月21日出生于普斯科夫省托罗别茨县卡列沃镇一个富有的大地主家庭。父母均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的母亲还是他的钢琴启蒙教师。他儿时的居住地环境非常优美——森林覆盖,珍禽奇兽绕膝盘桓。
家中素质颇高的保姆,天天把他放置在钢琴旁,娓娓诉说着那些优美的童话:那身躯短小的“基诺姆地神”;行动如风的女巫巴巴叶犬,伴随着他幼小的童心成长:5岁开始跟母亲学习钢琴,7岁的时候已能演奏李斯特的小品。他童年时,就表现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他10岁时,到圣彼得堡,师从海尔克学习钢琴。父亲不同意他成为职业音乐家,1852年,也就是在他13岁的时候,把他送进彼得堡禁卫军军官学校学习。这期间,穆索尔斯基仍然钟情于音乐,不断地学习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显示出丰富创造力和想象力。
穆索尔斯基长大后,深受俄国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影响,和一群朋友过着“公社”式的生活,一起讨论社会、政治、艺术、文学等各种广泛的问题,体现“人民真实生活的行动和感受”,成为他一生追求的目标。基于此,穆索尔斯基把这一理想与艺术相联系-——“以音乐重塑人类自然语言的腔调,传达人们的思想感情!”

穆索尔斯基身体力行,创造了他自己的音乐语言:人们不难从他的音乐中感受到牛车主人的苦难悲歌;两个犹太人的人性对比;街市妇女的市民形象。为了这个理想,他甘愿受生活穷困的艰难,在他临终前的一幕,即是他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穆索尔斯基的第一部作品《陆军准尉波尔卡》,就是在此时出版的。在他宗教老师PaterKrupski的鼓励下,穆索尔斯基开始研究俄罗斯宗教音乐。1856年毕业后,在普列奥勃拉任斯基军团担任御前禁卫军少尉。穆索尔斯基早期的作品不够成功,但在那里他遇上了比他大3岁的巴拉基列夫,从师于巴拉基列夫。他终于接受到了正式的音乐教育——研习贝多芬、舒伯特和舒曼的作品。两年后,脱离军界,也就是1858年7月17日,穆索尔斯基离开禁卫团,一直和巴拉基列夫保持联系。
1859年的莫斯科之行,使得他立志成为一位俄国人民的作曲家。1861年,俄罗斯实行的农奴制改革使得他的家庭一落千丈,穆索尔斯基不得不回乡,用两年时间帮助兄弟管理家庭财务。也是出于财政上的困难,穆索尔斯基只得违愿地到沙皇底下供职。1863年,他被任命为内政部工程科的联络员。1866年,他获得了一次升迁,但很快在1867年5月10日就被辞退。在这段时间,他和另外四位年轻人过行甚密:巴拉基列夫,鲍罗丁,里姆斯基-柯萨柯夫和居伊。他们一起讨论艺术、研究哲学和评议政治。五个人自称“强力集团”或“五人团”。除了巴拉基列夫,其他四个都是“音乐爱好者”,并非职业作曲家。但他们反对学术垄断,提倡俄国的音乐应建立在俄国的民族之上。可惜当时的俄国民众并未对此表现出理解和支持,以致这一理想未能遂终。
离职后,穆索尔斯基搬回到农村的兄弟家里,并且开始创作管弦乐曲。穆索尔斯基的名作《荒山之夜》,就是出自于这时期。

后来,穆索尔斯基又搬回到圣彼得堡,并开始着手改编普希金同名戏剧(歌剧)。1869年1月2日,他重操旧职,这次他就职于内政部林业科。当其他因素都稳定下来后,穆索尔斯基迅速编写歌剧,第一稿在同年12月完成。但歌剧却被马林斯基剧院退回,穆索尔斯基只得对它作大幅的修改。修改版,于1872年7月完成。这一版也没有让穆索尔斯基获得成功。但是,在一次由一些歌手发起的义演中,歌剧中的三场却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这一成功,也使得马林斯基的经理对歌剧另眼相待。1874年2月8日,歌剧《鲍里斯·戈东诺夫》首演。但也正是此时,穆索尔斯基开始酗酒,他自己也发觉自己有痴呆的征兆。但暂时他还能够在公职那里保住生计。
1874年6月,穆索尔斯基写下钢琴组曲《展览会之画》,灵感来自于一次画作展览会,会上的作品是由穆索尔斯基一位已逝世的朋友维克托·阿里山大罗维奇·哈特曼所画。同时,他写下了声乐组曲《暗无天日》,这是根据高里尼舍切夫-库图佐夫的故事创作的。
1877年3到4月,他还为阿列克赛·康斯坦丁诺维奇·托尔斯泰的诗作,创作了一系列歌曲,在这些歌曲中可看到他风格技巧的转变,抒情的曲调和朗诵的演唱结合在一起。

1878年,他被调到检验科工作。在那里他遇上了一位仁慈的上司,让他和列昂诺娃到乌克兰、克里米亚和顿河,还有伏尔加河那进行了三个月的音乐之旅。
1880年1月3日,穆索尔斯基因酒瘾被政府部门辞退。他有条件地获得了100卢布离职金,条件就是他要完成歌剧《霍宛斯基党人之乱》。但这部《霍宛斯基党人之乱》和歌剧《索罗钦集市》最后都未能被完成。
在穆索尔斯基生命的最后一年,他与列昂诺娃一起,在圣彼得堡建立的音乐学校中教授音乐理论。1881年2月23日,他再一次拜访列昂诺娃,但是显得神情绝望。当晚他癫痫发作,三天后,即2月26日被送到尼古拉耶夫斯基医院。3月中病情有起色,但他还是在当月28日逝世了,年仅42岁。被葬于圣彼得堡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