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资本主义社会时期
第七章 民族主义音乐
第二节 民族乐派(上)
一、俄国民族乐派
向阳光
(三)强力集团
5.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2)艺术成就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主要作品有:歌剧十五部,包括音乐剧、史诗歌剧、神话歌剧、抒情喜歌剧和神怪歌舞剧等体裁。其中最著名的有《普斯科夫姑娘》、《五月之夜》、《雪女郎》、《圣诞节前夜》、《萨特阔》、《沙皇的新娘》、《萨旦王的故事》等。组曲有《舍赫拉查达》、《安塔尔》;音画《萨特阔》和《西班牙随想曲》等交响音乐作品。他的最后一部歌剧《金鸡》是一部尖刻的讽刺作品。他还著有《和声学实用教程》、《管弦乐配器法》以及传记《我的音乐生活》等书籍。
他的交响音乐作品数量虽不多,但非常精彩。19世纪60年代的作品,主要有《第一交响曲》、交响组曲《安塔尔》和交响音画《萨特阔》等;19世纪80年代的作品,则有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西班牙随想曲》和《第三交响曲》等。

在他一生中最后的二十年间,他几乎没有采用过纯粹的交响音乐的形式来写作。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交响音乐创作都有标题性、叙事体和音画式的倾向,他的交响音乐作品的情节,同俄罗斯的壮士歌和传说、东方的民间故事以及人民生活的场面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他的交响音乐作品,一般说来都有强烈的民族特点,有时带有浓厚的东方色彩,他的这方面的杰作,一直是世界交响音乐舞台常演曲目的一部分。
其他作品有:《暴君伊凡》、《雪娘》、《姆拉达》、《沙德克》、《不死的克杰伊》、《天方夜谭》、《俄国复活节》、《安达》等。
从1874一1877年间,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编辑出版了《俄罗斯民歌一百首》(op.24),并从民歌爱好者菲里波夫口中记录了另外40首民歌,成为《俄罗斯民歌》第二集(1882)。他还写了《俄罗斯主题序曲》(op.28,1866,1880修订),以俄罗斯主题为基础的《小交响曲》(op.31,1879)和《音乐会幻想曲》(op.33,1886)等作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主要成就,是两部歌剧《萨特阔》(1897年)和《金鸡》(1909年)。特别是《萨特阔》中的《印度客人之歌》,富于东方色彩,旋律柔和流畅,不仅是男高音歌唱家经常演唱的曲目,而且被改编为轻音乐曲和独奏曲。

(3)人物评价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为发展俄罗斯音乐文化而进行的多方面的活动,都有其丰硕的成果;他在音乐学院37年的教学工作,培养出众多的人才,其中包括里亚多夫、伊波里托夫-伊凡诺夫、格拉祖诺夫和米亚斯科夫斯基等著名作曲家;他发扬了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进行了大量精细的修订、续写和配器工作,使一些与他同时代的俄罗斯作曲家的未完成作品,如穆索尔斯基的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和《霍凡兴那》、鲍罗廷的歌剧《伊戈尔王》和达尔戈梅斯基的歌剧《石客》等得以最后完成;他参加贝莱耶夫的新的音乐家小组的活动,并成为这个小组的一些创举的“顾问”——这个小组组织的“俄罗斯交响乐演奏会”和乐谱出版社,对俄罗斯音乐作品的推广、宣传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