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音史∣强力集团对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

向清晨阳光 2024-10-26 21:02:33

第四部分 资本主义社会时期

第七章 民族主义音乐

第二节 民族乐派(上)

一、俄国民族乐派

向阳光

(三)强力集团

6.“集团”综述

总而言之,“五人强力集团”中的斯塔索夫,是这个集团的思想和精神支柱,他还为“强力集团”的成员撰写传记。当青年作曲家格拉祖诺夫(1865一1936)在场时,斯塔索夫宣布他是“强力集团”的当然继承人。

“强力集团”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经常在一起聚会,分析和评论音乐名作,对作品和创作思想进行交流和探讨。他们都生活在俄国废除农奴制前后的社会运动高涨时期,受到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决心继承格林卡的道路,继续推进俄国音乐的发展。他们主张利用俄国民间音乐中的旋律、音阶、复调等各种独特的因素,创作出一种具有明确的俄罗斯风格的音乐作品。

“强力集团”作曲家,非常重视民间音乐。穆索尔斯基的《鲍里斯·戈杜诺夫》(1872)、《霍宛斯基党人之乱》(1872—1880),鲍罗廷的《伊戈尔王子》(1890),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普斯考夫姑娘》(1873)和《沙皇的未婚妻》(1899),都是民族历史题材的歌剧,它们以其爱国主义和反封建的内容激动人心,以其鲜明的民族色彩使人耳目一新。在穆索尔斯基的两部歌剧中,真正的主角不是个别的英雄人物,而是用合唱来代表的人民群众。

除此以外,他还作有《萨拉姆包》(1863一1866)、《结婚》(1864,只完成第一幕)、《索罗钦集市》(未完成,由居伊续成,1917年演出)等歌剧。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讽刺昏庸腐朽的沙皇统治的3部神话歌剧《萨尔丹沙皇的故事》(1890)、《不死的卡谢》(1902)和《金鸡》(1909)都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的讴歌春天的神话歌剧《雪姑娘》(1882)和民间勇士歌式的歌剧《萨德科》(1898),则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成为他的15部歌剧中的登峰造极之作。

“强力集团”作曲家,是标题音乐的热诚拥护者。鲍罗廷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1880)、巴拉基列夫的交响诗《塔马拉》(1883)、穆索尔斯基的交响诗《荒山之夜》(1886)和《霍宛斯基党人之乱》的序奏《莫斯科河上的黎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安塔尔》交响曲(1868)和《舍赫拉查达》交响组曲(1888),都是标题交响音乐的珍品。鲍罗廷的《第二交响曲》(1877)不是标题音乐,却也有鲜明的标题构思,作曲家曾告诉斯塔索夫说,

他想在第一乐章中描绘古代俄罗斯勇士的聚会,在第二乐章中刻划古代俄罗斯巴扬歌手的形象,在末乐章中重现勇士们在古斯里琴声和民众欢呼声中的宴会,因此这一作品被称为《勇士交响曲》。

“强力集团”的音乐作品,反映了俄罗斯人民对现实的思考及对未来的期望,致力探求新的进步的思想,对俄罗斯民族音乐、民族声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0 阅读:0

向清晨阳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