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教育工作问题解析(第二版)》061
其实关于教育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上一直都是在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孩子们的成长环境看得很重要,这是对的。
目前我国社会上把教育工作看得很重要——这里的“教育工作”指的是“学校教育工作”;社会上广泛流行着“教育是治国之本”、“教育兴国家兴,教育强国家强”、“教育是国家的基础事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等说法。然而,在目前我国社会上把“学校教育工作”看得很重要的情况下,有时候社会上有些人或媒体文章又把下面这些教育工作说得很重要。
第一,家庭教育。很多媒体文章把家庭称作孩子们成长的摇篮,或者认为家庭生活是孩子们成长的基础;有的媒体文章称家里才是孩子们情感启蒙、价值观建立、性格养成的关键,并认为孩子们的成长主要取决于父母的教育,或者认为家庭教育是孩子们成功的关键。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上说:家庭不仅是知识启蒙的场所,更是人格塑造的熔炉;从神经科学的视角看,六岁前儿童大脑突触连接的形成速度达到人生顶峰,这段关键期父母的语言互动、情感回应直接决定人们认知构造的基础框架。
《三字经》上说:养不教,父之过;这种说法把教育责任完全归结在父母身上。又过去我国社会上广泛流行着“棍棍棒棒出好人”的说法,这种说法也是把教育责任归结在父母身上,并认为父母大人要趁早对孩子严格管教;再来,一个人做了错事,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上流行着的一种骂人说法是:“父母没教好”或者“家里没教好”;这种说法也是认为教育责任在父母身上。
第二,环境教育。目前我国社会上广泛流行着“孟母三迁”的故事,说的是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孟子很好地成长三次搬家,以给孟子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又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上广泛流行着下面这些古人的说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些说法都是在阐述生活环境对人们成长的重要影响。
第三,社会教育。毛主席在“实践论”中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又毛主席教导我们: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再来,陆游在写给他儿子的诗——《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谈到:纸上得来终觉浅,深知此事要躬行。
为什么在目前我国社会上把“学校教育工作”看到很重要的情况下,有时候社会上有些人或媒体文章又把上述这些教育工作说得很重要呢?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社会上把学校教育工作和教育问题的基本性质搞错了。学校里不是做教育工作的,因为生活本身就在使人们受着教育,这种教育工作是大自然创造的,它是那么的伟大和神奇,所以,教育工作问题是天生的,是人们专门做不了的。
由于生活本身就在使人们受着教育,而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是构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主体,所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自然很重要;至于环境教育很重要,因为这里的“环境”指的是生活环境,所以,这里的“环境教育”指的是人们的基础生活状况使人们受到的教育。
从上面介绍的情况中可以看到,其实关于教育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上一直都是在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孩子们的成长环境看得很重要,这是对的;目前我国社会上转变到把“学校教育工作”看得很重要,这是一场误会,是我国社会发展步入了一段弯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