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跨河发展拉大城区框架,禹州市的力度有多大?

永卓看这个趣事 2024-12-19 05:19:37

城区扩张并非地级市中心城区的专属,县城或县级市的城区亦可如此。

在许昌市的县、县级市中,谁的县城建成规模最大?对于这个问题很难有一个标准答案。

但如果论哪个县市在拉开城区框架方面的力度最大,那么禹州市必然在列。

何为城区扩张的框架?

与建成区的标准不同,框架无需包含已建好的居住、商业、公共区域等城市化设施。只要当地将某片区域作为城区的扩张用地,并修建好城市标准的道路、划好各个待开发的地块,就可简单地、初步地形成阶段性的扩张框架。

论拉开城区的扩张框架,禹州市的力度有多大?

一、以现有城区为起点,向北、向东跨过颍河“批量式”修建道路,初步形成城区下一轮重点开发区域的雏形

“将老城区为起点向东发延伸,且城区规模整体保持在颍河以南”是禹州在过去十余年间的主要方向。但随着城区规模继续扩张的需要,加之郑渝高铁、禹州站的开通,“跨河发展并将城区规模延伸向东至高铁站”就成了禹州城区扩张的重点方向。

在相对“空白”的区域造城,新修城市道路及管网自然是重要前提。与许昌其他县城的扩张方式不同,禹州市在新建道路这件事上堪称“批量式”操作,几乎是将城区待扩张区域内所规划的道路集中建设完成。

可能有网友会说,哪个县的城区扩张不是同时修若干条路,怎么禹州的城区就是“批量”了?

之所以用“批量式”形容,一是因为新建的道路数量确实足够多;二是因为这些道路已经初步搭建出了未来要被开发建设区域的雏形,包括但不限于颍北大道、大学路、联洛湾路、子房路、祥云大道、颍川路、开元大道、创新路、工业路、水镜路、琅城路、遂良大街、站前大街、致远路、褚河大道等十余条道路均在颍河以北、以东以及高铁站前区域分布。

禹州城区在颍河以北、以东的新建城市道路

二、由新建道路初步围合而成的待开发区域几乎等同于禹州城区现有的规模,若全部开发建设完成就等于“再造一座禹州城”

既然新修建的道路足够多,就意味着被道路围合成的区域也相对较大、区域内被路网“分割”出的地块也足够多。

虽然在实际场景中很难直观感受未开发区域的规模,但从卫星影像图来看,这一大片区域的规模几乎等同于禹州城区现有的规模,若这一区域全部实现城市化建设,就等于再造一座禹州城。

反观许昌其他的县城虽然都有自己扩张的新城,但要么基本没有新建太多的道路,要么就是新道路围合出的地块接近“填满”,也就不存在待开发区域接近甚至大于既有县城的情况。

城区扩张的框架搭建的如此之大,禹州市短时间内能“填满”框架内的地块,实现城区面积翻倍吗?

就现阶段的客观情况而言,着实不容易

不论是地级市的城区还是县城,拉开一座新区、新城的框架只需修建城市道路,但要形成实实在在的建成区就需要落成各种类型的基础设施。例如住宅、学校、医院、商业体、大型场馆等等。

而要在各个地块内开发建设,就需要将地块出让,以此实现居住空间、产业空间、商业空间公共空间的综合布局。

但现阶段土地交易市场、房地产市场的低谷期使得土地出让情况极不理想,土地出让金的大幅下滑直接放缓了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例如大型公共场馆无法尽快修建、居住区无法大规模建造、城市绿地不容易新增或升级等情况。

0 阅读:0

永卓看这个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