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经济体量重回全市前列,安阳县有多难?

永卓看这个趣事 2024-11-29 05:53:50

在各种经济指标中,GDP(地区生产总值)是一系列经济活动转化出的宏观经济成果,直接反映了当地的经济体量。

在安阳市,安阳县的经济体量是何“段位”?

若在10年前,安阳县完全可以用“在全市名列前茅”来形容,而在现阶段,“全市靠后”、“太难了”才是人们公认的答案。

以2023年的GDP情况为例,安阳县114.34亿元的体量只能位列全市末位,对比从前的体量着实下滑了太多。

对于这种情况,不少安阳县以外的网友肯定是疑惑的,毕竟安阳县之前的体量可是在安阳市内靠前的。

确实,安阳县过往的GDP确实比现在好不少,仅以2012年的情况为例,安阳县在当年就实现了345.95亿元,这是仅次于林州位列全市第2位的成绩。

安阳县的下滑幅度为何如此之大?

1、行政区划调整使得自身管理范围大幅缩水

从2016年—2021开始,安阳县接连有12座乡镇被划入北关区、龙安区、殷都区,(包括但不限于柏庄镇、善应镇、曲沟镇、水冶镇、铜冶镇等12座乡镇),这些乡镇被划出后,安阳县的实管范围几乎缩水了6成有余。

2、被划出的区域中包含了安阳县的经济高地

如果说被划出的乡镇全是农业镇,那么对于安阳县的经济体量同样会有,但缩水的幅度不会太严重,但现实情况是这些乡镇里包括了水冶、铜冶、曲沟、柏庄等工业大镇,其中水冶镇更是原来的安阳县政府驻地。

经济体量重回安阳市前列,安阳县有多难

一、人口数量相对太少

人口是进行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最根本前提,假如一个地区拥有相对庞大的人口数量,即使当地纳入GDP统计范围的产业规模相对不大,那起码经济体量也不会相对太低,无非是人均指标会被严重拉低。

在6成有余的地盘被划出后,安阳县的实际管理范围仅剩下安阳市区以东的9座乡镇,9镇合计41.3万的常住人口着实太少。反观滑县、林州市分别多达110多万、90多万常住人口,殷都区在“收获”安阳县的部分乡镇后也达到了63万左右的常住人口。

二、工业、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几乎是从零搭建,难以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

在安阳县被“拆分”前,工业和服务业资源大都集中在西部的水冶、铜冶、曲沟等镇,而东部的白壁、永和等9镇皆是农业大镇。所以在安阳县的地盘缩小至东部9镇后就意味着工业、服务业的产业结构需要重新搭建。

对比其他区县只需在原有基础上继续积累、壮大的客观情况,安阳县无异于“二次创业”。

即便是市级给安阳县“套合”上了安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身份后使其取得了不小的变化,但奈何基础太薄弱、基数太低。

同样以2023年为例,安阳县(安阳示范区)的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增加值为31.08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仅有12.74亿元,仅占GDP的11.1%,甚至不及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贡献的GDP(14.69亿元)。

服务业增加值虽然占据了安阳县GDP的6成,但68.57亿元的体量自然不是个可观的体量,一是因为较低的城镇化率、较少的人口数量无法短时间拉动批发零售、餐饮住宿、文体娱乐、居民服务等服务业门类快速增长;二是现阶段工业企业数量相对较少、规模相对较小的情况无法快速拉动金融、物流与仓储、软件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服务业门类的增长。

0 阅读:112

永卓看这个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