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资本主义社会时期
第六章 浪漫时期的音乐(1820—1910)
第四节 后期浪漫乐派
向阳光
三、理夏德·施特劳斯

(二)艺术成就
1.重要体裁
在理夏德·施特劳斯的作品中,最重要的两种体裁是音诗(交响诗)和歌剧,在这两种体裁的创作上,他分别成为李斯特和瓦格纳的强有力的继承者。施特劳斯是一位掌握管弦乐队的大师,他的乐队语言精妙而且流畅,在突破传统结构、尝试不协和效果、表现复杂对位、编织动机发展、发挥多种音色等方面都非常出色。施特劳斯还是一位表现戏剧性的天才,不仅仅是歌剧,他的乐队作品都充满了清晰的戏剧结构冲突,显示出强烈的戏剧性。施特劳斯的许多作品都恰如其分地综合了以上这两个特征。
因此,我们能够欣赏到出色的音诗《唐璜》、《死与净化》、《梯尔·乌伦施皮格尔的恶作剧》、《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以及《英雄生涯》,还有动人心魄的歌剧《莎乐美》、《乌列克特拉》、《玫瑰骑士》以及《随想曲》等。

除了2部交响曲、8部音诗和15部歌剧之外,施特劳斯还创作了一些协奏曲、室内乐以及合唱作品。此外,他的艺术歌曲具有很高的水准,尤其是晚年的最后三首歌,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达到了一个超然的境界。
从根本上说,施特劳斯遵循的是德奥的创作道路,莫扎特和瓦格纳的作品都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南欧的、意大利的旋律优势在他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施特劳斯的作品充满了张力,在思想表达上也十分独特。在音诗当中,施特劳斯就表现出自己的哲学思考,信奉“超人”,信奉现实中的“英雄”。他的两部最出色的歌剧《莎乐美》(Salome)和《艾列克特拉》(Elektra)不但在勋伯格之前就进行了无调性手法的尝试,而且在探索特殊女性心理的描写上也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从《玫瑰骑士》开始,施特劳斯的整个创作风格有所转化,一方面他的技法在很大程度上回归传统,另一方面他的作品也更多地表现抒情性或者比较温和的内容题材,这使他个人曾经遭到“倒退”的批评。长期以来,由于特殊的选材以及相应的带有极端化的表现手段,施特劳斯的一些作品在思想性上一直受到否定,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发深入地认识到,理夏德·施特劳斯用高超的技巧,将每一个音符同自己的思想表达联系到一起,通过对传统思维的反叛,表现出了对人性的尊重、对伪善的蔑视以及对真实美好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