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资本主义社会时期
第七章 民族主义音乐
第二节 民族乐派(上)
二、波希米亚(捷克)民族乐派
向阳光
(三)德沃夏克

5.名作研究
在美国土地上收获的“新大陆”交响曲,是对遥远祖国的思念和歌颂
——《e小调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美学分析(3)
第三乐章(复三部曲式)为急板,是一首谐谑曲,从“海华沙的婚宴中的印第安舞蹈”得到启发,在内容上和《海华沙之歌》有一定联系。开始的音乐使人联想到印第安人森林中的节日,第一主题先由木管轻奏,后用弦乐强奏,使人产生一种粗犷的男性舞蹈形象。仿佛一个被称为“狂热的傻瓜”的人开始跳起“神秘的舞蹈”,舞蹈由慢而快地不停的旋转。

接着音乐从第一个主题过渡到第二个主题,这时出现的第二主题改由长笛和双簧管演奏,形象好似女性的抒情歌舞。然后音乐再回到第一个主题,或轻快活跃,或悠长婉转,两个声部此起彼伏,互相模仿,突出了旋转的律动。乐章中段的舞蹈主题则是直接从捷克民间舞蹈歌曲中孕育出来的,带有明显的连德勒舞曲的风格,这是流行于包括捷克农村在内的奥匈帝国广大地区的一种质朴幽雅的舞曲,它与前后的异国风味的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四乐章(奏鸣曲式)为快板,是整部交响曲戏剧性发展的总高潮,也是全曲的概括和总结,这里包含了丰富的艺术形象。乐章仍采用奏鸣曲式结构。主部主题由圆号和小号昂扬地奏出,它具有悲壮的进行曲的特征,象征捷克民族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连结部主题由急促的三连音音型构成,它好似斯拉夫人的民间轮舞,热烈而豪迈。副部主题由单簧管奏出,它犹如一首朴素的捷克民歌,抒情而富于幻想,流露出深深的乡愁感。结束部主题由长笛和小提琴奏出,再次呈现出民族节庆欢腾歌舞的形象。

此外,本乐章还引入前面三个乐章的基本主题。通过众多的音乐主题的对比交织,构成了五彩缤纷的图景,将作曲家思绪万千的内心活动表达得淋漓尽致。在这一乐章中,异国情调大大减弱,占压倒优势的是捷克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该乐章气势宏大而雄伟,这个总结性的快板乐章既包含有新主题,又将前面乐章的主要主题一一再现,新旧主题交织成一股感情的洪流 ,抒发想象中和家人聚首时的欢乐之情。主部主题威武雄壮,副部主题则柔美、抒情。在乐曲的开展中,又依次出现了第二、三、一乐章的主要主题,这些主题经过乔装打扮和发展后,将乐曲推向高潮。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德沃夏克在这部交响曲中所力图表达的中心内容是对他的祖国——捷克的思念和歌颂。

《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From The New World)”》是德沃夏克所留下的九部交响曲中的第九首,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十九世纪民族乐派交响曲的代表作。
德沃夏克的交响曲深受古典乐派的影响,作品结构坚实、牢固。加之,他天生具有丰富的旋律才能和敏锐的旋律感,因而使他的作品充分发挥了无限的旋律之魅力,而不像传统的古典交响乐那样单纯的技法发挥,这就是德沃夏克交响曲最特殊之处。

且他的管弦乐技法,虽然没有华丽绚烂的色彩,但却显得十分的朴实可爱;他不但能充分地发挥各种乐器的特性,而且在乐器的组合运用方面,也更具无穷妙味。他的作品始终贯穿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和怀念家乡的深切感情,富有浓郁的斯拉夫民族色彩。故此《第九交响曲》无疑是整个音乐史上都不容忽视的杰作,是交响曲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