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的健身教练刘先生正在指导学员做深蹲,突然眼前发黑摔倒在地。前一秒还在示范平板支撑的他,此时脉搏乱得像“失控的鼓点”。
送医后心电图显示:房颤伴心室率200次/分,心脏随时可能停止。
原来,刘先生近半年常感觉运动后“心跳漏拍”,以为是过度疲劳没在意。医生警告:“再晚半小时,可能引发心源性猝死!”
一、房颤:心脏的“电路短路”房颤全称心房颤动,房颤发生时,心房的跳动频率会显著加快且不规律,心房的颤动频率通常在350-600次/分钟,心室的跳动也是不规律的,频率通常在100-180次/分钟。

一项全国性的健康检查数据显示,65岁以上人群的房颤患病率为2.19%,其中男性为2.47%,女性为1.75%。8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可超过1/3。
这些都是高危人群:
①年龄≥65岁;
②高血压、糖尿病、甲亢患者;
③长期熬夜、酗酒、打呼噜严重者。
二、身体发出的5个“死亡预警”
1、心跳失控
静坐时突然心慌,感觉心脏“要跳出喉咙”,脉搏时快时慢、时强时弱。
2、疲劳
刷牙都喘气,爬两层楼要歇三次,夜间平躺呼吸困难,需垫高枕头才能入睡。
3、眩晕
眼前突然发黑,起身时站立不稳,甚至晕厥,持续时间从数秒到数分钟,常见于快速房颤导致脑供血不足。

4、频繁起夜
心脏异常刺激迷走神经,导致尿频,心房颤动还会影响肾脏血流,患者会出现夜尿增多的情况。
5、持续低压
房颤发作时,心房失去规律的收缩功能,影响心脏的泵血量,这种泵血功能的下降会导致血压降低。
三、房颤最危险的"三把刀"1、中风
颤动的心房无法有效泵血,血液淤积形成血栓,脱落后堵塞脑血管,研究显示,房颤患者的中风风险是普通人群的3到5倍。
2、心衰
持续房颤会使心脏扩大。就像长期超负荷运转的发动机,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3、猝死
快速型房颤可能诱发室颤,一旦发生室颤,如果不立即进行急救,患者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死亡,通常不超过10分钟。
四、自测与预防实用方法1、控压护心
血压>130/80mmHg会使房颤风险激增21%。建议每日早晚测血压,控制在120/80mmHg以下。
2、保持健康体重
一项研究显示,BMI每增加1个单位(kg/m²),房颤的发生风险增加4%到5%。研究显示,减重10%以上可使无心律失常生存率提高6倍。

建议通过低脂饮食和规律运动,将BMI控制在正常范围,可以选择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每日6000步)、游泳或太极,每周累计150分钟。
3、关注睡眠健康
一项研究显示,接受CPAP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房颤患者,术后1年房颤复发率仅为42%,而未接受CPAP治疗的患者复发率高达8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及时遵医嘱使用呼吸机治疗,降低房颤复发率。
小结今晚就行动,教会父母摸脉自查把手机健康监测功能设置为“房颤预警”
记住:心脏的每一次乱跳,都是生命在倒计时。早发现一天,多活十年!
参考资料:
[1]Goodacre S, Irons R. ABC of clinical electrocardiography: Atrial arrhythmias. BMJ. 2002 Mar 9;324(7337):594-7.
[2]《莫名心慌,小心是房颤!》,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12.16.
[3]Yang SY, Huang M, Wang AL, Ge G, Ma M, Zhi H, Wang LN. Atrial fibrillation burden and the risk of strok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World J Clin Cases. 2022.
[4]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肥胖症诊疗指南编写委员会,张忠涛,纪立农.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J]. 中国循环杂志,2025,4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