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57岁的老张因为饮酒过多导致胃穿孔进了急诊。老张向来把酒当水喝的,在这次胃穿孔之后,老张仍然我行我素。
结果前段时间,又查出来肝硬化,突发并发症肝性脑病去世了。
为他治疗的医生说:生活中有几样东西适量吃是可以的,但是把这些东西当零食、饮料一样吃喝,那么肝脏的恢复功能再好也是扛不住的。
以下几种常见食物,如果长期大量食用、饮用,那么就可能导致肝硬化的风险:
1、甜酒、果酒等低度酒精饮品
很多人认为甜酒、果酒度数低,常把它们当饮料喝。但即使是低度酒,长期大量饮用,酒精也会持续损害肝脏。

它会使肝脏的脂肪代谢紊乱,造成脂肪在肝脏堆积,形成脂肪肝,进而引发肝脏炎症、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2、加工肉类零食
火腿肠、午餐肉这类加工肉类零食为了延长保质期,通常会添加大量的防腐剂、增色剂等添加剂。
同时,加工肉类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产生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长期食用会对肝脏造成慢性伤害,促使肝脏病变,增加肝硬化风险。
3、变质的水果干
一些自制水果干,如果制作过程不卫生,容易滋生细菌、霉菌。即使是购买的水果干,若保存不当,也可能变质。

变质之后的水果干,可能有青霉、曲霉,这些霉菌会产生一些毒素,这些毒素会损害肝脏会干扰肝脏正常代谢,导致肝细胞受损,甚至引发肝脏慢性炎症,逐步发展为肝硬化。
4、高脂高糖零食
长期大量食用奶油蛋糕、巧克力派、油炸薯片等高糖高脂肪的零食,容易导致体内堆积脂肪,引发肥胖,进而出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脏内脂肪过度沉积,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引发肝细胞的炎症和损伤。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发展,肝脏反复发生炎症修复,就会逐渐形成肝纤维化,最终进展为肝硬化。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解毒器官,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选择会对肝脏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甜酒、果酒等低度酒精饮品虽看似温和,但长期大量饮用仍会导致脂肪肝、肝脏炎症甚至肝硬化。
加工肉类零食中的添加剂和有害物质、变质水果干中的霉菌毒素,以及高脂高糖零食带来的肥胖和脂肪肝,都是肝脏健康的潜在威胁。
所以,应避免长期大量食用这些高风险食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脂肪肝、肝硬化等严重疾病的发生。
参考资料
[1]《炎炎夏日,肝脏最怕你做的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微信公众号.2024-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