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赣高铁自从2014年提出,至今已经十年了,为什么迟迟没有动工呢?我们今天来分析一下。
首先长赣高铁提出以后,面临线路争夺的情况,一个是从浏阳到江西的北线,一个是从株洲去江西的南线。这两条线路的争夺是异常激烈。
2017年长赣高铁的南线和北线还在博弈时,长沙为了不让株洲和湘潭分渝长厦高铁一杯羹(因为铁总要求,即使选北线,也得建长沙西-湘潭北-株洲西联络线),就提出过以隧道过湘江、全程地下接入长沙南站的荒诞方案。
铁总从安全角度和维护成本考虑,不接受这个方案。铁总与湖南拉锯几个月后,2017年7月初,长沙暴雨,京广高铁浏阳河隧道渗水,危及行车安全。此次事故直接促成铁总全面否决长赣高铁以隧道过湘江的方案。
关于长赣高铁南线方案,也就从长沙西南经过的一条线路,大致走向为长沙西—麓谷梅溪湖—湘江科学城—湘潭北—暮云—株洲西—醴陵东—萍乡北。显然这样的一个方案真的是得民心的,因为这才是“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体现。但长沙不同意,一切都得靠边站。
而北线方案,高铁长429.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设站11座,线路起于常益长高铁长沙西站引出,向东南经长沙黄花机场、浏阳,江西省上栗、萍乡、莲花、永新、井冈山、遂川至赣州市。
这一方案被吐槽不断,都认为是长沙为了自己而建的,即硬是绕到浏阳去,弄了个“浏阳弯”,而忽视了周边,更是把所谓的“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抛在脑后。但北线方案也擦边了株洲醴陵市约5公里路径,不过由于醴陵市北部区域人口密度较低,且已通过沪昆高铁醴陵东站覆盖,因此长赣高铁未在株洲段增设站点。
自从2022年获得可研批复以后,由于选择了北线方案,需要经过长沙城区,而长沙城区的生态环境,噪音等问题使得长赣高铁陷入环评风波,直到2024年底才获得批复,到了2025年尚未完成内部会签,如果能够完成,2025年有望,开工建设,如果没有完成,估计开工日期还早推迟。
很明显,长赣高铁建设之所以滞后,和走北线方案有很大关系,走北线可以连接黄花机场,还有浏阳,这很明显是长沙收益更多,为何长沙执着于北线方案呢?
我想长沙选择北线,很有可能是为了加速浏阳的发展,长沙在发展都市圈的时候,不能把自己的小兄弟忘了,毕竟浏阳可是长沙代管的县级市,在发展交通的时候肯定还是要照顾一下的。同时长沙也需要一条从北线引入的高铁,北线方案解决了浏阳没有高铁站的问题,同时又完善了交通网,长沙距离米字形高铁网络又进了一步。
经过南北线路方案的争夺,可研批复,环评风波,开工时间被一拖再拖,最终敲定北线方案,不过这一波长沙不知道是赢了还是输了,长沙确实多了高铁,因为长沙和湘潭还有株洲已经有高铁相连,可能长沙更像带带自己的小弟浏阳吧!
走南线方案有优势也有弊端,但是很明显南线方案可以加速长株潭一体化,而北线方案更有利于长沙的交通完善。你怎么看待长赣高铁南北之争,最终陷入环评风波这件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