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的修真,“张骞始得见麻姑”

践行的瑜 2025-04-09 10:35:20

元代潜真子何许人?网络上查询不到他的简介,但从流传下来的多首“苏幕遮”诗词内容,就可推测出道家修真者的身份,这里的“修真者”并非是那些“求其清净而已”的静修者。

因读懂体会到了潜真子诗词的内涵,愈发敬佩他飘逸似仙的风采!我将以自身实修的体感体悟,解读潜真子修真的《苏幕遮》系列诗词,吸飨其中的真知,以充实自我的实操❗

☞苏幕遮.昆仑山,出猛水——潜真子

昆仑山,出猛水。

一派东流,九曲浊连底。

下流不通无处止。

澄净清清,照见神光体。

金木因,为妙旨。

龙虎相交,何假同元义。

只恐众生难省会。

再举阴阳,切切生惭愧。

——

不知道“苏幕遮”这个词牌名的诗词,在写作手法有什么样的规律?纵观潜真子的这几首诗词,上下阕描写的内容都有着一定之规。

这首诗词描述的实操其实就是,张伯端《悟真篇》中收录的一首诗所说的内容。

☞悟真篇——张伯端

雪山一味好醍醐,倾入东阳造化炉。

若过昆仑西北去,张骞始得见麻姑。

——

张伯端这首诗词收录在《悟真篇》中卷,排列在第四十九,描写的并不是简单的任督周天。

☞昆仑山,出猛水——这‘昆仑山’在哪个部位,就是“上丹田”所在的头部。“出猛水”在实修操作中是提取出来的意思,也就是上述《悟真篇》那首诗中的“醍醐”。

如何出猛水呢?结合这句“一派东流,九曲浊连底,下流不通无止处”来理解,这可是具体的实操动作。

这句“下流不通无止处”,好好理解它包含的意思,‘不通’、‘无止’就是重点,因为如此才醍醐“出猛水”的。

由此操纵才有了上述张伯端诗词“倾入东阳造化炉”的结果。而这种结果的体现就是“澄净清清,照见神光体”。

下阕的前两句“金木因,为妙旨;龙虎相交,何假同元义”,其就是理论上的说词,“现阶段的婴儿姹女媾和等同于前阶段的龙虎相交”。

这或是文始道法理论上,修炼上“五行归一”进级到了“三行归一”层面。

☞只恐众生难省会;再举阴阳,切切生惭愧——怎样解读这两句话呢!其实就是《道德经》中“知之者弗言”章节内容的表达。

☞知之者弗言,言之者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作这章节文字,是在说这种道法修真的“私密性”。

《苏幕遮》中的“只恐众生难省会;再举阴阳,切切生惭愧”,可以这样理解:由于道法的“私密性”,众生是难以接触到的,我的修真是很幸运的❗

0 阅读:32

践行的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