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去世以后,继哥要带继父离开,我拦在门口:算完账再走也不迟

骆驼白杨 2025-04-14 18:38:04

素材/王淑英(整理:白杨)

我叫王淑英,在老家县城体制内上班,1978年六月出生,老家在鲁南地区一个偏僻的山沟沟里。

我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对我这个宝贝疙瘩宠溺坏了,走到哪里都领在身边。

我父亲年轻时在村小当过几年的代课老师,被辞退以后,拿起锄头、镐头、铁锹开始务农。

我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每天围着灶台转圈圈,屋里屋外忙着,从来不着消停。

在我七岁之前,我们家虽然不大富大贵,日子过的紧紧巴巴,但屋子里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

不过在我七岁那年,家里发生一场变故,打破了平静如水的生活。

1985年刚入冬不久,父亲赶着毛驴车去镇上赶集,在回来的路上,遭遇一场意外的车祸。

父亲连带毛驴车一起被一辆拉煤的货车刮碰到旁边的深沟里。

货车司机没有停下来,一脚油门下去,消失的无影无踪。

父亲出门一天,到了晚上饭点,他还没有回来,母亲心里像长了草,每隔几分钟就走到大门口向朝大路的方向看几眼。

饭菜已经热了一遍又一遍,晚上八点多,父亲还是没有回来,这一刻母亲再也坐不住了,她从衣柜里拿过一件棉袄,提着手电准备去寻找我父亲。

“淑英,你老老实实呆在家里,我去找一找你爸爸。”母亲走到门口,回过头嘱咐我一句。

我正在炕上摆弄上次过生日时,父亲送给我的洋娃娃。

听到母亲这句话,我略微思索一下,之后连连点头答应。

母亲刚走出门口不到一分钟,就听到外面有人大吼大叫“大嫂,快去开门。”

我年龄小,特别好信儿,趿拉着鞋要跑出去看了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还没开门,母亲就是从外面把门打开了,她后面跟着几个人。

这几个人将父亲从外面抬了进来,此时父亲满脸都是血,看到这一幕,成了我一生的阴影。

父亲早上走的时候好好的,结果回来的时候却这般样子,我趴在他身边,不停地摇晃他的胳膊,嘴里哇哇大哭。

无论我怎么呼唤父亲,他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如今他没了,全家的重担都压在母亲一个人身上。

母亲只是一个柔弱的女人,加上刚刚失去了男人,她一病不起,整天以泪洗面,谁来家里,她都不搭理。

“妈妈,你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这是西院赵奶奶给你煮的面条,你吃一口吧。”

我手里端着面条,凑到母亲跟前,目不转睛盯着她看。

母亲眼神呆滞,死死地盯着远处家具上面贴的那张全家福。

这张全家福是我五岁生日时,我们在镇上照相馆拍的。

有时候母亲盯着那张照片,会泪眼汪汪的。

姥姥来过家里几次,她也好言安慰母亲,希望我母亲尽快振作精神。

“女儿,人死不能复生,大海(父亲的名字)不在了,但是你们之前还有一个女儿,你要是垮了,孩子那么小,她该怎么办?总不能让她刚刚失去的父亲,再没了母亲吧!”

姥姥话音刚落,赶紧从兜里掏出手绢,擦拭一下眼泪。

姥姥的话,母亲像是没有听到一样,依旧一句回应没有,只不过,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流淌下来,打湿了枕巾。

母亲在炕上躺了两个多月,快要过年的时候,她才强撑着身体坐起来。

母亲坐起来时,我正傻傻的盯着外面看。

等我转过头,看到母亲摆手示意我走到她跟前。

“妈妈。”

我张开双臂奔向母亲,扑进她的怀里。

母亲用脸厮磨着我的小脸蛋,泪水再次夺眶而出。

“想爸爸吗?”

“嗯嗯。”我不假思索的回应母亲。

“妈妈也想爸爸。”

母亲话音刚落,她的眼泪像穿成线珍珠,顺着脸颊滑落下来。

父亲去世的第一年过年,别人家都欢声笑语,张灯结彩,鞭炮声震天响。

远远看向我家,就一丁点儿的微黄光,透过木格窗楞间流淌出来,像撒在黑色绸缎上的碎金。

除夕夜晚上,我和母亲什么都没有准备,就连年夜饭的饺子都是街坊邻居送来的。

父亲去世以后,我年龄又小,家里家外全指望母亲一个人。

母亲坚持了两年,最终她实在撑不下去,只能招一个赘婿来到家里,与自己搭伙过日子。

母亲接连相亲十几次,没有遇到一个符合她心意的男人。

她最后一次去见那个相亲对象,她告诉介绍人,要是这次再没有相亲成功,自己以后就不再找了。

说来也巧,这一次母亲相亲竟然成功了。

和母亲相亲这个对象比母亲大五岁,他几年前丧偶后,就一个人拉着儿子过日子,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实属不易,没办法,只好找个知疼知热的女人。

母亲与这个相亲对象交往了两个多月,后来有一天,这个男人带着他儿子来到我们家。

说实话,我很反感这个继父,在我心里没有任何一个男人与我父亲相比。

当我母亲叫我与这个男人打招呼的时候,我直接扭头跑了。

“你这个孩子,怎么不听话。”

“孩子小,慢慢给她适应的过程。”继父替我讲情。

继父来到我家后的第一天,他就叫来一些朋友,帮助把我们住的房子翻修一下。

我们家住的房子是土坯房,以前父亲的活着的时候,每年的七八月份,他会拉回来一些黄土,然后里面掺杂着杂草,和成稀泥,用泥板子涂抹在墙的表现,等泥土干了以后,房子和新盖的没有啥区别。

父亲不在这两年,母亲没有维修房子,现在到下雨的季节,屋子里就会漏雨。

继父是一个不善言谈的男人,他每天就是闷声干活。

父亲穿着外套上面都是补丁,母亲要给他做一套新衣服,他就是不肯,说有这钱不如供两个孩子读书。

当时我与继父的儿子学习成绩都很优秀,每次考试都能名列班级的前几名。

有一次我被几个同学欺负,继父的儿子替我出头,我不但不领情,还把他责怪了一顿。

“以后我的事情,你少管。”

“你是我妹妹,我怎么能不管你。”

“我才不是你的妹妹。”

继父的儿子比我大两岁,不管在家里还是外面,从来不与我争抢什么,哪怕母亲做好吃的,他都会告诉母亲,让把这些东西都留给我。

“姨,妹妹爱吃这些,你都给她。”

“我给她留了一份,这一份是你的。”母亲把好吃的放在继父儿子面前。

当时我在外面听到这句话,快步走进屋里,来到继父儿子面前,将那碗好吃的端走。

母亲看我这么蛮横无理,刚要拿过鸡毛掸子抽到我,继父的儿子赶紧拦在中间。

“姨,你不要打妹妹,我不爱吃这些东西,妹妹爱吃就让她吃吧。”

当年我和继父的儿子考上了高中,但是家里经济条件有限,不可能供两个孩子同时念书,这时候继父提出让他的儿子辍学回家,跟着他务农,母亲不肯。

“大哥,志强学习比淑英好,他要是不念书多可惜。”

“没事儿,男孩子嘛,有都是力气,以后干哪行都能养活一家人。”

就这样,在继父的坚持下,我继续读书,他的儿子辍学回家务农。

可以这么说,当年我考上大学时,学费的一半是我这个继哥打工赚来的。

“淑英,你的学费有一半是你哥挣来的,到时候有能力了,别忘了你哥这份恩情。”

“我凭什么念他的好,他只要在这个家呆着就有义务挣钱供我读书,要不然他就搬出去。”

母亲刚要抬手打我,被继父拦了下来。

我对继父他们父子俩的观念是从我上大三那年改变的。

那年夏天,我母亲上山采蘑菇,不小心从高处摔落下来,没有什么生命大碍,但是她的大腿骨折了。

我得知这个消息以后,要退学回家照顾母亲,被继父拦住了。

“孩子,好不容易考上这个大学,对于咱们农村的孩子来说,想要有出息,念大学是唯一一条出路。”

“你放心,我肯定把你母亲照顾好,你就安心的读书。”

“是呀,妹妹,我和父亲会照顾我姨的。”

听了他们父子俩的话,我的鼻子一阵发酸,生怕他们看见我哭泣,赶紧掉头跑了出去。

从那时候起,我对继父和这个继哥的态度改变了,不再与他们故意找茬作对,每次回到家,也会主动与他们打招呼。

前年,我母亲因为一场突发疾病去世了,在安排完她的后事以后,继哥要带着继父离开,当时被我拦在了门口。

“算完账再走也不迟。”

“妹妹,咱们之间好像没有什么账可算吧?”继哥一脸懵逼的看向我。

“怎么没有,这么多年你和你父亲在我家,任劳任怨,干着费力不讨好的活,一分工钱没有要,你们现在就要走了,我是不是得给你们支付一笔不小的开销。”

继父和继哥听了我的话,俩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叔,哥,你俩来我们家这么久,最开始,我从来没正眼瞧过你们,鄙视你们,后来发现你们是真的对我和我母亲好,所以,后来我就把你们当成了我最亲近的人。”

“这么多年我从未喊过你一声爸,现在我想喊一句,爸留下来吧。”

我说完后,立马跪下来要给继父磕头。

继父和继哥赶紧将我搀扶起来,我们父女三人站在那里相拥而泣。

0 阅读:13

骆驼白杨

简介:生活感悟解读,用故事感动你我,原创文章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