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1958年设立新海连水产专科学校算起,加上后来出现的淮海大学(淮海工学院)、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连云港成为较早开展高等教育的江苏城市之一,不过由于后劲乏力以及高校重组等因素,它高校数量特别是本科院校的数量并不多;从第一所公办本科院校出现到第二所的到来,她用了36年时间,这大概也是连云港高等中小城市等教育发展的一种遗憾。
2025年3月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获批升格为连云港师范学院,这不仅是学校25年高等教育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体现,而且也让连云港有了第二所独立设置的公办本科院校,同时对苏北甚至江苏的本科院校布局都有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也是连云港这些年在高校布局方面寻求尝试和突破的回应:

2013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从南京迁至连云港,连云港因而有了第二所本科院校,连云港师范学院到来之后,二者和江苏海洋大学就形成了连云港本科教育的铁三角;由于独立学院正面临转设,这就让人想到一个问题: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将来有没有可能转设成为连云港的第三所公办本科院校呢?鹤羽认为这个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2020年7月市政府就在康达学院召开了转设工作推进会,可见校地双方对转设是有一定的共识及相关支持,并且也一直在推进当中。在转设成为无法绕过环境这个大环境之下,加上学校和所在地的意愿和推进,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转为连云港第三所公办本科院校的动力就更大了;不过也不能排除它离开连云港,到江苏其他城市转设办学。

转设也意味着要重新命名,它仍然在连云港办学的前提下,个人觉得这方面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有如下的选择:
以连云港命名作为著名的港口城市,连云港在国内外都具备相当的知名度,以它命名不仅更有辨识度和指示性,也能促进学校和当地的融合的同时增加双方在这个方面的自信心,这种情况下,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转设为连云港医学院、连云港医药学院等类似新ID,都是不错的选择。
以江苏冠名除了以所在的连云港命名之外,由于以省份冠名的相关ID处于空缺状态,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在转设时选择更名为江苏医学院、江苏医药学院等类似校门则是更为大气,相比之下也要比以连云港命名更有吸引力和知名度。

这种方案最为完美,但也存在一定的挑战性和变数,因为如果不是省级政府举办的高校原则上是可以使用省域命名,如果要以省份冠名,则要由省级人民政府统筹把关;因此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如果转设时以江苏命名的话,就要获得省里的同意。
能成为公办本科、能以省份冠名,对学校都有着更好的发展前景和社会认可度,这自然是锦上添花的;其实不管最终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在转设后成为什么身份,能让学院在提升实力和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再为区域内培养更多的人才才是更重要的,对此你怎么看呢?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