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州
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唐开元十四年(726)25岁的李白仗剑出川,路过江陵时用如此描写一位农村女子劳作之时思念远方夫君的情形;得益于深厚底蕴和优越的区位,荆州成了古代诗人钟爱的地方,从北宋诗人韩驹“荆州早识高与黄,诵二子句声琅琅”的诗句可知曾有许多名人到此;南宋陆游则在“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真同下阪轮”当中用风景来感慨时光的流逝。
南宋词人陈仁杰用“望长山远水,荆州形胜”的诗句来描写岳阳楼,足以说明古代荆州之大。由于辖区、人口及经济等方面长期处于领先水平,故有大荆州的说法,那么大荆州最阔的时候有多大呢,《禹贡》有“荆及衡阳惟荆州”的记载,即包括了湖北省南漳县的荆山,到湖南省衡山抵五岭之间的区域。

楚文王元年(前689)楚之国都自丹阳徙郢(今荆州城北纪南城),这就为后来荆州的不凡际遇埋下了伏笔;楚顷襄王十九年(前278)白起拔郢后,分郢地设置南郡及江陵县;这里也开始从四百多年的楚国都城向区域中心城市转变。
西汉元封五年(前106)设荆州刺史部,东汉中平五年(188)荆州成为我国正式的一级行政区域,后汉书记载其有南阳(河南西南)、南郡、江夏、长沙、桂阳(湖南东南)、武陵(湖南西北)、零陵(湖南西南)7郡117个县;大约是今河南省西南部,湘鄂两省及贵州、广东、广西的边缘区域;此时荆州治所是武陵郡汉寿县(今湖南省汉寿县)而非现在的荆州市。
汉献帝时刘表领荆州牧后才迁至南郡襄阳县(今湖北襄阳),建安十四年(209)刘备将荆州移治公安县(今公安县西北),次年借荆州后,又移治江陵县;建安二十四年(219)孙曹联合打败关羽之后瓜分荆州。

十六国时的荆州
西晋时荆州驻于江陵县,惠帝分其东南三郡置江州,将其西北三郡划入梁州,怀帝又分南部六郡置湘州;调整后的荆州仅有今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河南境内的十四郡国。东晋永和八年(352)荆州定治江陵。十六国时期荆州的建制和地名呈现出此起彼伏和满地开花的状态:
前赵在洛阳县(今洛阳东北)设荆州;后赵将之改为司州,又在樊城(今湖北省襄樊市)设荆州,旋迁鲁阳 (今河南鲁山),后被废;建熙元年 (360)前燕在蠡台(今河南安阳以南)设荆州,五年 (364) 移治鲁阳,后废;前秦皇始二年 (352)在丰阳县 (今陕西山阳)设荆州,建元十六年 (380) 移治襄阳县(今襄阳市)后废;夏赫连勃勃在陕县 (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设荆州,后废。
北魏太延五年 (439) 在上洛城 (今商洛市商州区)设荆州,约为今商州及山阳、商南等地,太和十八年 (494)改为洛州;太和十八年 (494) 鲁山镇改为荆州,治山北县即今鲁山县,辖境约为鲁山、襄城及平顶山市,四年后更名为鲁阳郡同时在穰县(今河南邓州)设荆州,约为今南阳市全境,直到开皇初年改为邓州。

明朝·荆州府
隋朝的荆州包括南郡、夷陵、竟陵、沔阳、沅陵、武陵、清江、襄阳、春陵、汉东、安陆、永安、义阳、九江、江夏、澧阳、巴陵、长沙、衡山、桂零陵、熙平22郡的122县,涵盖如今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广西、广东、贵州等省份;开皇二年(582)罢荆州总管府,七年(587)恢复江陵总管,十三年后改荆州总管,大业初年复称南郡。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改南郡为荆州,上元元年(760)改荆州为江陵府。南宋建炎四年(1130)江陵府改为荆南府,寄治枝江县,绍兴五年(1135)复名江陵府并还治江陵县;淳熙元年(1174)又改为荆南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荆南府升格为江陵路,天历二年(1329)更名中兴路,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将中兴路改设置荆州府,以江陵县为(今荆州市),领江陵、公安、石首、监利、松滋、枝江、潜江7县;明洪武九年(1376)夷陵州及秭归县等地来属;清雍正十三年(1735)分西部地入宜昌府,荆州府剩余江陵、公安、石首、监利、松滋、枝江、宜都七个县。

荆州专区
1949年7月荆州专区在江陵县荆州镇成立,荆州再次成为为县级以上区划的地名,管辖江陵、荆门、京山、钟祥、天门、潜江、公安、松滋等8县;同时析江陵县沙市镇改为省辖的沙市市,同年设立沔阳专区,辖沔阳、汉阳、监利县、石首、汉川、嘉鱼、蒲圻等7个县以及新堤军事管制委员会。
1951年7月沔阳专区撤销,所属的沔阳(驻仙桃镇)、监利、石首划入荆州专区,荆州专区的辖县增加到11个
1952年沔阳县析置洪湖县;1953年由公安、松滋、石首3个县析置荆江县
1955年荆江县并入公安县,荆州专区的县变成12个,同年7月第一次人口普查荆州专区的总人口为541.02万。
1960年以江陵县的沙洋镇设立沙洋市,由荆州专署领导。1961年撤销沙洋市,改设为沙洋镇,划归荆门县领导。

1979年沙市市升格为地级市,由荆门县城关镇及附近地区设立县级荆门市。
1983年8月荆门县并入荆门市,同时荆门升为地级市;调整后的荆州地区管辖江陵、松滋、公安、石首、监利、洪湖、沔阳、天门、潜江、钟祥、京山11个县。1990年7第四次人口普查时,荆州地区人口为1091.94万。
1994年9月仙桃市、天门市和潜江市成为省辖县级行政单位,剩下的荆州地区与地级沙市市合并为荆沙市(地级),下辖沙市区、荆州区、江陵区、松滋县、公安县、监利县、京山县、钟祥市、石首市、洪湖市由荆州市代管。

图源:杨佳庆
1996年11月荆沙市改名荆州市,12月将京山县与钟祥市划入荆门市,调整后荆州形成8个县级区划的格局。这个过程可见历史上的荆州是相当辉煌的,她的底蕴和魅力不仅体现在如今的湖北省,涵盖了湖南、江西、广西等省份,甚至邻近的陕西、河南等地历史上也曾多次以荆州作为区划地名。
从今天的数据来看,当年荆州地区涵盖的荆州、荆门和天门、仙桃、潜江的总面积为3.36万平方千米、约占湖北省的18.07,常住人口1071.42万、约为湖北的18.36%,户籍人口1306.98万、约占全市的21.38%;这个比重足以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曾经的荆州有多厉害;对此你怎么看呢?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