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三国,皆生擒其主!”的唐朝名将苏定方

翠小武叔 2025-03-03 21:55:20

大唐名将苏定方一生征战,史载其“灭三国,皆生擒其主!”,这三个国家分别是:

一、西突厥汗国(657年)

①背景: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叛乱,控制西域商道,威胁唐朝边疆。

②战役:苏定方任伊丽道行军大总管,率军穿越天山北麓雪原,以“曳咥河之战”大破突厥主力,追击至中亚楚河流域,擒获贺鲁。

③结果:西突厥汗国灭亡,唐朝设濛池、昆陵二都护府,中亚诸国归附,丝绸之路贯通至咸海。

二、百济国(660年)

①背景:百济联合高句丽、日本对抗唐朝,阻断唐朝经略朝鲜半岛。

②战役:苏定方任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水陆十万大军渡黄海,从熊津江口登陆,七日攻破百济王都泗沘城(今韩国扶余),生擒国王义慈王。

③结果:百济灭亡,唐朝设熊津等五都督府,为日后灭亡高句丽奠定基础。

三、葱岭三国(疏勒、朱俱波、渴盘陀,662年)

①背景:吐蕃支持疏勒(今新疆喀什)、朱俱波(今叶城)、渴盘陀(今塔什库尔干)叛乱,威胁安西四镇。

②战役:年逾七十的苏定方率军翻越帕米尔高原,在海拔五千米的雪域突袭叛军,生擒首领都曼。

③结果:西域三国归降,唐朝巩固对中亚的控制,吐蕃势力暂时退出葱岭(现在帕米尔高原)。

补充说明**

1. “灭三国”的史学定义:

①西突厥、百济是独立政权,葱岭三国为西域城邦小国,三者均被苏定方以军事手段彻底征服,故史书统称“灭三国”。

②唐高宗曾赞叹:“定方执贺鲁、平百济、降都曼,功冠诸将!”

2. 战术特点:

①闪电突袭:三次战役均以长途奔袭、直捣腹心取胜;

②心理威慑:生擒敌首瓦解抵抗意志;

③政治怀柔:战后保留当地贵族部分权力,加速稳定局势。

3. 历史影响:

①西征打通陆上丝绸之路,东征奠定东北亚秩序,西域经略阻遏吐蕃扩张,苏定方堪称盛唐开疆拓土的“帝国之矛”。

②其功绩使唐朝疆域达到极盛(约1237万平方公里),影响力远播中亚、朝鲜半岛及日本。

总结:苏定方所灭“三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中原三国,而是指其军事生涯中三次标志性的灭国级战役——西突厥、百济、葱岭三国,展现了唐朝巅峰时期的军事扩张能力。

0 阅读:0

翠小武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