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身份与起源
①身世背景:传说中他是玉皇大帝的外甥,母亲云华仙子(玉帝之妹)因私嫁凡人杨天佑,触犯天条被镇压于桃山。
杨戬为救母劈山,这一情节与“沉香救母”相似,但二者属于不同故事体系(杨戬救母更早,沉香是其外甥)。
②称号来源:“二郎”可能源自民间对李冰次子(治水功臣)的崇拜,后与杨戬形象融合,成为混合神祇。

2. 形象与法宝
①外貌特征:额生第三只眼(“天眼”可辨妖邪),手持“三尖两刃刀”,常带神犬“哮天犬”(辅助战斗),身着战甲,气质英武。
②神通法术:精通“七十二变”、“八九玄功”(肉身成圣),擅遁术、召唤术,战斗力极强,在《封神演义》中几乎未尝败绩。
3. 神话故事中的角色
①《封神演义》:作为姜子牙麾下大将,助周伐纣,以智谋和变化术屡建奇功(如戏弄魔家四将、斩杀梅山七怪)。
②《西游记》:奉玉帝之命擒拿孙悟空,与猴王展开激烈变化斗法,最终在太上老君帮助下获胜。
③《宝莲灯》:以严苛舅舅形象出现,镇压妹妹三圣母(沉香之母),后暗中助沉香救母,体现角色复杂性。

4. 神职与民间信仰
①司职:传统中被奉为“水神”、“战神”,护佑农耕、降妖伏魔。四川都江堰地区有“二郎庙”,相传其助李冰治水。
②祭祀文化:民间庙会中常见“二郎神”傩戏表演,部分地区有“抬二郎神像巡游”以驱灾祈福的习俗。
5. 文化影响与争议
①形象演变:从道教护法神到文学多重角色,其性格从正直果敢到亦正亦邪,反映不同时代的叙事需求。

②影视改编:在《西游记》《宝莲灯》等影视作品中常为核心配角,近年亦有以他为主角的动漫(如《非人哉》)及游戏角色。
③争议点:与“李二郎”(李冰之子)是否为同一人存在学术争论,部分传说中二者混同。
总结:杨戬的形象融合了神话、历史与文学创作,既是威严神将,亦具人性色彩(如家族羁绊)。
他的故事体现了中国神话中“抗争天命”与“守护秩序”的双重主题,成为传统文化中一个充满魅力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