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白天睡不醒,晚上哭闹不睡?看看婴幼国际标准睡眠时间,秒懂了!

丸子妈妈咪 2019-07-31 14:11:27
有些准妈妈会经常烦恼,孩子白天一直睡不醒,一入夜就哭个不停,这是怎么了呢?

一般说法上,成年人需要每天至少8小时睡眠来保证身体机能的充分休息,第二天才有充足的精力去开启新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大人尚且如此,更何况还在成长发育阶段的宝宝呢?

夜哭问题频发

众所周知的是,婴幼儿初期需要充足的睡眠来保证正常身体的成长发育。这种情况下宝宝的睡眠算充足了吗?

首先宝妈们要知道,不同年龄的孩子,晚上标准的睡眠时间其实是不一样的。

1.0-3个月新生儿:建议每天睡14-17小时,

2.4-11月婴儿期:建议每天睡12-15小时

3.1-2岁幼童期:建议每天睡11-14小时

4.3-5岁学龄前儿童:9-11小时,保证10小时左右就可以了

宝妈们可以对照这个时间表,总结自己孩子的睡眠规律,看看孩子的睡眠是否达到充足。

睡眠时间必须要保证充足

1岁以下婴儿需要的睡眠时间最多,大概每天16小时。睡眠是小月龄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段,充足的睡眠不仅有利于宝宝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还能促进一些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孩子长高。

孩子总是夜哭到底如何是好?如果已经排除了体感不舒适、温度、灯光等因素,宝妈们需要注意:婴儿的睡眠问题有可能是由于缺钙、白天受惊吓、消化功能紊乱造成的。可以考虑给孩子补钙,补充维生素,缓解孩子入夜就哭的问题。

保证孩子睡眠 少惊扰

夜哭现象如果太频繁发生,家长除了注意给孩子补钙,科学喂养,还需尽量保证婴儿夜晚睡眠的完整,不宜夜间频繁喂奶或换尿布,尤其是在后半夜,因为小月龄宝宝在后半夜分泌激素最快。

除了注意给孩子补钙,优化营养结构之外,平常在宝宝的睡眠上,还有几点宝妈奶爸们需要特别注意的。

1.尽量让孩子早睡

儿童身高除了与父母遗传、营养摄入、后天体育锻炼诸因素有关外,还与生长激素的分泌有重要关系。生长激素是人下丘脑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对身体的生长至关重要,它能促进骨骼、肌肉、结缔组织和内脏的生长发育。

生长激素与身高密切相关

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势必会造成孩子身材矮小,发育不良,还会催生很多并发疾病。而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其特定的节律,即人在睡着后才能产生生长激素,深睡一小时以后逐渐进入高峰,一般在22时至凌晨1时为分泌的高峰期。如果睡得太晚,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儿童来说,身高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孩子睡觉最迟不能超过晚上9点,一般以晚上8点前睡觉最为适宜。这样,就不会错过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期。

2.让孩子睡足

睡眠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标准,让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最有利于孩子生长发育,这和儿童必需的睡眠时间有关。

参照不同年龄孩子入睡的标准时间表,新生儿一天要睡16个小时,出生后3个月的婴儿要睡14个小时,6个月至1岁的幼儿要睡13个小时,2—3岁幼童要睡12个小时,简单来说,宝宝在成长初期一天的一半时间都处于睡眠状态之中。

异相睡眠也叫“快波睡眠”、“眼跳动睡眠”最能使大脑得到休息。新生儿和哺乳期婴儿异相睡眠占40%-50%,而成人只占20%,可见让婴幼儿睡足觉是多么重要。

1 阅读:3

丸子妈妈咪

简介:专注母婴教育,营养搭配,心智开发,与宝贝一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