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大力财经
据最新消息,字节跳动正秘密推进代号为"Vision+"的AI眼镜研发项目,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初正式发布。这款承载着字节生态战略野心的智能穿戴设备,试图通过内容、AI与硬件的深度融合,开辟全新的增长曲线。
一、产品矩阵:技术创新与场景深耕并重在功能设计上,"Vision+"聚焦三大核心应用场景:基于高德地图数据的实时AR导航,通过虚实融合实现步行路线的直观指引;集成豆包大模型的AI语音助手,支持12种语言即时翻译、2000+品类物品识别及会议纪要自动生成;配备4K摄像头与ISP芯片的短视频创作系统,支持眼镜端一键拍摄并通过AI剪辑生成竖屏内容,无缝对接抖音平台。

硬件层面,"Vision+"采用高通AR1与恒玄BES2700双芯片架构,在保障性能的同时实现功耗优化,达成6小时连续使用的续航突破。定价策略上,1500-2000元的中端定位,直指Meta Ray-Ban 299美元的市场区间,试图以高性价比打开突破口。
二、生态协同:构建竞争护城河依托字节强大的生态资源,"Vision+"具备显著的协同优势。内容生态方面,直接打通抖音平台,实现从拍摄、AI剪辑到发布的全链路闭环;AI能力层面,深度整合豆包大模型、剪映AI算法与飞书语音转写技术;电商变现上,通过商品识别跳转抖音商城,测试期8.3%的转化率验证了该模式的可行性。
三、竞争格局:差异化突围路径在竞争激烈的智能眼镜市场,Meta Ray-Ban依托Facebook社交生态,但缺乏中文支持且功能相对单一;华为Vision Glass凭借国产供应链成本优势,但原生AI应用不足;小米智能眼镜虽定价亲民(999元起),但续航能力仅3小时。

相较之下,"Vision+"聚焦短视频创作与社交分享场景,结合抖音全球10亿月活用户的流量优势,有望实现快速冷启动。这种差异化定位,为字节在智能穿戴领域的突围提供了可能。
尽管前景可期,"Vision+"仍面临多重挑战。技术层面,当前28°的视场角低于行业标准,嘈杂环境下72%的语音识别率也有待提升;政策层面,欧盟已启动对AI穿戴设备的数据隐私审查;市场层面,IDC调研显示仅有19%的消费者愿意为AI眼镜支付超1000元。
四、战略意义:布局下一代计算平台若能成功落地,"Vision+"将助力字节构建"手机App-智能硬件-AI服务"的完整生态闭环,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中首个拥有AR生态的巨头。根据内部预测,2026年全球AI眼镜市场规模将达120亿美元,字节目标占据15%的市场份额。
这场围绕智能穿戴设备的生态争夺战,不仅关乎字节自身的业务版图拓展,更预示着中国科技企业在下一代计算平台上的战略卡位。"Vision+"的成败,将成为检验字节生态整合能力与硬件创新实力的关键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