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买低楼层的人,如今后悔了吗?

马腾说这件趣事 2025-02-21 06:47:12

相信每一个买过房或者考虑要买房的人,都曾有过 “楼层鄙视链”。

“高层住宅产品首选中高楼层,低楼层不要买,一楼没花园的更是碰都不要碰……”

似乎刻在大家的潜意识里。

▲图源小红书

但我们发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群体,开始重新审视低楼层,甚至爱上了住在低楼层的生活。

那么那些买了低楼层的人,到底生活怎么样?有没有后悔?

态度君去小红书平台翻了翻……

01

打破偏见

/ 低楼层的生活也很惬意 /

打开小红书,总能刷到一些住在低楼层的博主分享的生活片段。

一位博主分享了自家的树景房,拉开窗帘,满眼翠绿,小区里的树木似乎触手可及,仿佛置身于城市中的森林小屋。

▲图源小红书

有博主家住一楼,在落地窗边摆上小茶几,悠闲地享受着咖啡,孩子坐在一旁,安静地翻看着绘本,俨然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

▲图源小红书

更有博主站出来为低楼层的采光 “正名”。尽管前排高楼林立,自己家也不过在5楼,但每至晴天,温暖的阳光依旧毫无保留地倾泻而入,将整个房间照得亮堂堂。

▲图源小红书

在小红书的分享里,低楼层还拥有着 “一季一窗景” 的浪漫。

春天,博主在小院或阳台上精心种下各类花卉,不久后便繁花似锦;

夏天,他们惬意地望着窗外那片葱郁的绿色发呆,暂时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寻得内心的宁静;

秋天,窗外的景色宛如一幅斑斓的水彩画,树叶被秋风染成金黄、火红,美不胜收;

冬天,皑皑白雪覆盖万物,窗外银装素裹,宛如童话世界。

▲图源小红书

02

除了景致

/ 低楼层还有哪些优势? /

不得不说,这些低楼层的四季景致,真的狠狠拿捏住了生活美学!

不仅能更近距离地接触自然景观,还能感受着四季更迭带来的植物变化,这是高楼层难以拥有的体验。

但可不止这些亲近自然的 “窗景大片”,低楼层还有超多隐藏优势,我们一一来看。

▌出行相对便捷 ▌

对于有老人、小孩或者行动不便的人来说,低楼层出行不需要长时间等待电梯。

如果在电梯使用高峰期遇上急事,也能多个走楼梯的选择,即使遇到电梯维修或停电等突发情况,也能轻松上下楼,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安全系数相对较高 ▌

在发生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时,低楼层疏散逃生相对容易,不需要从很高的楼层撤离,给人更多的安全感,这一点毋庸置疑。

▌购房成本相对较低 ▌

最后,低楼层相对价格更便宜,就拿苏州前不久取证的纯新盘吴风宸樾府来说,首批次房源备案均价2.7万/㎡,总层高为17层的1号楼,同面积同户型的房源,底楼总价比次顶楼便宜28万左右。

近30万的差价,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对于手头预算有限的年轻购房者而言,选择低楼层,首付和月供的压力瞬间小了不少,还能把节省下来的钱花在刀刃上,好好装修一番,添置些高品质家具家电,让生活品质直线上升。

当然,低楼层也有一些老生常谈的弊端,像采光遮挡、反水、反味等等,不过主要是以前老公房的低楼层存在这些问题。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新楼盘在规划设计、建筑工艺上不断革新,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极大改善,低楼层的居住舒适度有了质的飞跃 。

03

所以低楼层

/ 应该适合什么样的人? /

▌老年人:下楼方便,心里踏实 ▌

虽说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逐渐接受低楼层,但态度君认为低楼层同样也适合老年人。

年纪大了,就图个生活方便,住低楼层,不用天天等电梯,也不怕电梯出故障。平时想下楼遛弯、晒太阳,推开门就能去。要是身体突然不舒服,叫救护车、找邻居帮忙都快,子女也能少操点心。

▌有小孩/宠物的家庭:随时撒欢 ▌

如果家里要是再有个孩子或宠物,天天精力旺盛,住低楼层,他们随时能下楼撒欢,家长在屋里就能瞅着。

▲图源小红书

▌年轻 “打工人”:购房压力相对小 ▌

对于年轻打工人来说,刚工作没几年,手头紧,买房压力大。低楼层房子价格实惠,首付和月供都轻松不少。省下来的钱还能好好装修,买点好家具。而且平时用电梯少,物业费也可能低些,生活成本一下子就降下来了。

▌爱好园艺、从事自由职业的朋友 ▌

另外,也跟职业爱好相关,喜欢花花草草的朋友,低楼层早上一开窗,清新空气就往屋里灌,满眼都是绿色。要是有个小院子,那别提多美了。

并且像自媒体人、摄影师这些自由职业的朋友,工作和生活经常混在一起。住低楼层,客户、合作伙伴来家里谈事方便,房子改造空间也相对较足,隔出个摄影棚、工作室,工作生活两不误。

写在最后

低楼层虽然存在一些劣势,但通过合理的居住体验优化方案,可以克服这些问题,让生活更加舒适惬意。

所以在购房选楼层时,我们也应该摒弃对低楼层的刻板印象,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生活习惯以及经济状况来综合考虑。

毕竟,适合自己的房子,才是最好的房子。

如果购房选楼层

你会考虑低楼层吗

欢迎留言和我们交流 ~

0 阅读:4

马腾说这件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