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作者想跟大家谈一谈威尼斯的特色美食——鳟鱼。鲑鱼的名字,还是年轻时听朋友说的。朋友爱好音乐,一手拉小提琴,便常听他提起舒伯特的第五小提琴协奏曲《蹲鱼》,并有幸反复聆听那唱片音响的美妙。生命真有缘分,今年伊始,从科罗拉多大峡谷返回的小汽车上,满天都是雪花,大约下午1点半左右,小汽车停在威廉斯附附近的Arizona,在一个叫Buckles的FamilyRestaurant餐厅吃饭。

首先服务的女生拿出了菜单,但是见满纸的英格力许菜名,除了鸡块鱼排和蔬菜土豆,其他的菜都看得人眼花缭乱,眼花缭乱,结果请教导游,郭导就一只只的介绍这是猪排,这是牛排,这是鳟鱼,这是意大利通心粉等等。终于,郭导推荐,这里的鳝鱼不错,于是便叫来了鳝鱼大餐。台湾的陈先生,也学我一样,点了一份黄鳝,而来此申请绿卡的大陆先生Zhou,却要了一个三明治。又是各人饮食习惯不同,饮食思想不同,所得出的结果也不同。

很快上桌了,陈先生想要的是鳝鱼配土豆泥,蔬菜配土豆条,蔬菜配鳟鱼。配上鲑鱼大餐,还可享用一杯牛肉洋葱西芹米仁汤。按道理来说,先吃汤,然后举刀切鱼,再用叉鱼,吃时吃时加点白沙司,炸出来的味道真香,味道真浓,肉香。老外吃鱼,一般都是出骨炸吃,见盆里蹲着很大的鱼一半多,几乎占了大半盆。

此时,想起朋友们说的话:“美国人的西菜端上来的客人很多,美国人胃口好,中国人吃不下。”普通中国人都吃西餐,到饭店三人点两份就够了。”当然,吃不到归吃不到,吃了还是要吃的,炸好的鳝鱼外黄内白,颜色倒也不错,只是油炸的鳝鱼,放进冰箱,味道不如新鲜来的美嫩。老外对蒸不懂,那就埋头品尝他们特有的炸鱼。

又名虹鳝,属于鱼纲鲑科鱼类(Salmoirideus)的一种。鱼体扁侧,背鳍或褐色或暗绿色,约30厘米长,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的溪流中,曾于1959年时由朝鲜引进我国,但未得到推广。这次到美国去吃鳟鱼,真是可敬可敬。叉口竹鱼嚼在嘴里肉头厚实,有一种别致的香醇,不愧是世界名牌鱼种。只是中国人爱吃鱼爱吃嫩,不比外国人吃粗,所以在国内便遭到排挤,也是一种必然的遗憾。

据内行介绍,鳟鱼肉多肉少,无腥气,烹调后肉质有点儿像鸡肉,因此被称为“水中的鸡”,当然是一种名贵的美食。但实际上,无论从经济价值还是美食价值来看,鳟鱼远比鸡肉来得尊贵,可见这种所谓的美誉,其实只是鸡的倒置而非鲑鱼的美誉。试想一下,世界之大,世界之大,就像人的世界之大,就像人的世界之大,就像人的世界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