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初入教坛那几年的苦光景
昨天轮到我值夜班,跟我一起值班的还有两位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她们在批改作业或备课,我在电脑上写些文字、看看书,整个氛围静悄悄的,只有翻动书页的声音,甚至连彼此的呼吸声都能听得到。这种氛围,最适合心无旁骛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让我不由得回想起我刚刚开始工作的那些日子来。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最初工作的地方是在一个岛上,在那里待了16年,将我最美的青春留在了那里,也将我长久的情感牵挂维系在那个小岛、那所不再存在的学校。
那时我工作的地方是当时张家港最偏僻、落后的两个地方之一,因为四面环水,交通不是很便捷,进出小岛靠一条狭小的客货两用的轮渡。小岛当时是一个小镇,人口10000左右。岛上的最高学府就是我工作的学校。因为偏僻、落后,所以一到晚上岛上一片漆黑,曾经有一年多的时间还高压停电,将我带回到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之前。

在未成家之前大多数时候我是一个人,独自坐在办公桌前批改作业,准备后面要上的内容的教学方案,思考一天来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失,寻找新的、有效的教育教育手段。投入时在我周身嗡嗡作响的蚊子也不放在心上。在这样孤独而静寂的夜晚,我将一份份作业批好,工整地书写一个个教案。
交通不畅,地方经济自然欠发达,地方财力有限,学校的办公条件自然差。在万籁俱寂的暗夜里,我将蜡纸铺在钢板上,拿起铁笔,在光滑的蜡纸上龙飞凤舞。无数个夜晚,我不知用掉了多少筒蜡纸,磨坏几支铁笔,反正中指的老茧现在还在,就是那时辛勤耕耘的见证。除了刻试卷和作业,我还刻过几本语文学法指导的书籍,刻过学生的优秀作品。
因为自己单身,所以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投入在教学研究中。看着学校兼职油印工作的老师太忙碌、太辛苦,我便开始学习油印,最开始手忙脚乱,后来虽说熟练了,但也还是会经常不知不觉中沾染上油墨——手指一个月都洗不白是常事。沾上油墨的部位除了手指,还有额头、脸上、鼻尖、衣服的袖子和领口。有时是更换新的蜡纸时沾上油墨,有时是蜡纸突然掉下来碰到身上或者皮肤,有时是摇动机器时飞溅出的油墨。因为自己不觉得,所以好多时候是脸上带着油墨走进教室的,也因此常常惹得学生哄堂大笑。

没有恋爱谈,没有手机玩,没有网络和电脑可用,那么就玩课本和教案本呗!于是书被我翻了一遍又一遍,教案备了重备、背了一遍又一遍,上课时可以不用带教案进教室,一切流程包括要说的每句话的顺序都清晰地在自己的脑海中。因为无需担心课堂上卡壳和冷场,所以我可以在课堂上自如发挥、激情飞扬,因此学生也就喜欢听,成绩自然不会差,作为新教师的我教学成绩能够在全市四五十所学校排上号,我已经骄傲得不能再骄傲了!
学生喜欢听我讲课,我又没有其他的娱乐或者应酬活动,双方一拍即合,于是学生主动要求上晚自习,主动申请星期天来校让我拓展语文知识。特别是双休时,一开始是10几个学生,再后来变成一个班,再后来只好到空间较大的物理实验室开课了!
后来晚上的办公室里多了两个或者三个我的学生,因为他们在家不是很自觉,便放到我的身边来陪我,我看着他们做作业,有时也做一些辅导。他们的陪伴,驱散了我些许的寂寞,一如那些拿菜、拿米的同学和送灶具的家长,他们是寒冷的冬夜里一束温暖的亮光。

因为不是本地人,南北语言差距太大,我也很苦恼。最开始的一个月里,我听着同事们和同学们的叽里呱啦,全然不知他们在说些什么,如果内心脆弱的话,一定会以为他们在说我坏话呢。我毕竟是学中文出身,近两个月后,本地人的方言我已经能听歌差不多了,即使不能完全理解但通过表情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我的语言问题解决了,可家长的语言问题就不是我能解决的了!记得第一次开家长会时,好多家长听不懂我讲的话。看到这里,读者君可能疑惑了:难道我讲的是方言或者外语,不不不,我讲的是还算较为纯正的普通话(至少和本地大多数教师比是这样的)!可不少学生的家长外出打工,来参加会议的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读书少,与外界接触更少,压根就听不懂自己方言以外的语言。于是,滑稽的一幕出现了,我讲,学生陪在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身边“翻译”我讲话的内容。我与这些老人谈话时或者家访时,就让我的学生翻译,我讲一句,他们翻译一句;有时也将我未曾听过的本地方言翻译给我。我估计做教师的,像我这样经历的,估计很少吧?

手写教案不知维持了多少年,但我有能力买手机和学校有电脑是工作了八到十年之后才实现的。看似办公更加便捷了,可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不知是执教时间的加长还是信息获取的便捷,似乎课堂教学缺乏了些让自己如今难以怀念起的情景来。
现在已经是网络和数字时代,教师备一节课、出一份试卷是分分钟钟的事,但这是好事吗?我还是怀念最初执教时的没有手机和电脑、没有网络,没有教案,没有打印机、复印机的那个时代。那段日子虽然苦,但自己是确确实实将自己和教材与学情的分析深深地融进去的,自己在书写的过程,也是思考和完善的过程。为了一份完美的教案和“性价比”比较高的试卷,会绞尽脑汁地苦思冥想,一改再改。因为花了功夫,倾入了心血,故而那些东西完完全全是自己的,是自己最大的智慧和才能。
今昔对比,有些在进步在变革创新,有些我觉得是退步了,一些好的传统的、有效的手段与方式是不能被丢弃的——这不仅发生在教育领域,其他领域也存在。
怀念苦光景,怀念油灯下激情燃烧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