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善良抚人心
——观电视剧《人世间》有感之七
观电视剧《人世间》我们可能都有点心疼秉昆,但更多的是佩服与赞赏,佩服他对家人默默的付出与牺牲,赞赏他的善良与无私——不光对家人与亲人如此,对待他遇到的每一个好人和有困难的人,他都是义无反顾地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与扶持。他的出现,给周围的人带来的是温暖与光明,也以自己的自律教育着别人、以自己的自强感染与影响着他人。
由于各人的能力、志气与机遇各不相同,秉昆、国庆这些伙伴们从小的时候就在一起玩耍、斗嘴,长大后一群小伙伴陆陆续续地成家立业,他们的人生道路也已经开始分岔,有的做了北京的处级干部(吕川),有的做了工程师(唐向阳)有的日子过好了(德宝、春燕),有的依然过着紧巴巴的日子(国庆、吴倩),有的却离开了人世间(赶超)。曾经试图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他们,对待知识和时代发展的态度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但他们还是约定:这群人,不管是谁,苟富贵勿相忘,可做得最到位、最完美的非秉昆莫属。周秉昆就是一个大好人,能帮忙他就一定会帮,不管别人有没有回报,他都会尽全力帮,而且会把朋友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认真去办。

秉昆开吉膳堂饭店的时候,本是小本生意,但是面对发小德宝的“赊账”,秉昆就算为难也得咬着牙坚持。秉昆目睹餐桌上德宝为了维护一名年轻女孩免受客户的骚扰,不惜跟原本求爷爷告奶奶一般的客户大打出手,最后秉昆把这桌酒菜的账算到了自己头上。德宝和春燕的儿子牛牛第三次高考依然失利,背着春燕、德宝离家出走了,春燕急火攻心之下病倒了。秉昆得知消息后,来春燕家探望春燕,宽慰她孩子或许像当年的孙小宁一样,自己去闯天地去了,春燕稍稍放下心来。之后由于春燕的势利,“六小君子”的初三约定几次缺席了德宝、春燕夫妻,但善良的秉昆不计前嫌,最终还是选择原谅了他们,并带着国庆、吴倩、吕川等朋友参加了牛牛的婚礼,让德宝和春燕十分感动。
找工作的过程中,秉昆路遇老革命马守常受伤,主动提出送素不相识的马老去医院,结果将自己的军大衣(还是哥哥秉义留给他的)盖在马老身上,卖力地骑着板车将马老送到了医院。马守常生了重病,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曲秀贞只好找秉昆帮忙,又是秉昆没有二话地承担起了陪床的重任,这让曲秀贞颇为感动。正是他对马守常的一系列帮助,所以二位老人愿意帮他,特别是“马列老太太” 曲秀贞前往监狱挽救消极、低落的秉昆,并在临终前留下遗言让秉昆送她最后一程,于是秉昆得以提前出狱,在春节得以与家人团圆。这是秉昆的“福报”,是他用善心善行挣得来的。

秉昆买了新屋之后,将父亲盖的老屋无偿地借给国庆一家住了好多年,后来因为买房被骗,周秉昆只能带着全家老小搬回老房子,只好问国庆要回。肖国庆、吴倩虽然自身艰难,但最终也理解了周秉昆和郑娟的难处,将老屋还给了他们。房子原本就是自己的,按理说要回房子是天经地义的,可周秉昆心怀愧疚,竭力想帮肖国庆解决工作问题,最终在军工厂保卫处为他寻得一个临时工的岗位,还让吴倩到自己的书店上班。为此,肖国庆一直很感谢秉昆。国庆失业后,秉昆带着他在物流公司干,在搬到新的小区之后,秉昆和郑娟又带着夫妻二人一起开了个小饭馆。
和国庆一样,赶超也遇到过住房紧张的困难,秉昆征求妻子郑娟同意后,将郑娟的老屋太平胡同的小房子借给赶超居住。可惜由于贫穷和疾病的折磨,赶超选择了卧轨自杀,让人唏嘘不已。其实这也是现实中一些底层人物命运的真实写照。在孙赶超身上,把“天地不仁,命如蝼蚁,万物为刍狗”体现得淋漓尽致。秉昆和郑娟对于于虹一家的帮助真是不遗余力的,在光字片拆迁的时候郑娟将自己的老房子过户给了于虹,不仅没有收一分钱,郑娟还为了办理房产证忙前忙后。

周秉昆就是这样的人,对朋友一心一意,即使别人伤害过他,对方再求上门,他还是不忍拒绝。明明不欠别人的,他却会因为帮不上忙而心理愧疚,要回房子时,明明可以理直气壮,却一副他欠吴倩钱的卑微姿态;明明自家成年的儿子也需要房子,可还是无偿地过户给了朋友的遗孀于虹。
还有老公安龚维则的残疾侄儿龚宾,与秉昆在一起工作,时常得到秉昆的关照与维护;抗美援朝烈士的遗孤常进步更是得到了秉昆悉心的关照,周秉昆凑钱为他买耳蜗,还把他带到东方物流公司干活,此外,秉昆的哥哥秉义出手相助,在新区批给了常进步一套两居室。

普通百姓周秉昆,活出了自己的人生路,顺境时保持一颗平常心,逆风时不气馁,永远对生活心存希望,不辜负每一天,对那句“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演绎得淋漓尽致。他更以自身的光芒烛照着身边的每个人,他的人生为我们诠释的就是“善有善报”。我们在看剧,我们又何尝不是剧中人呢?看剧的同时,也应该有反思。不是要有权力或者金钱才能做善事,每个平凡的人都能做到,就像人世间主题曲的歌词说的那样,“平凡的我们撑起了屋檐之下的一方烟火”。 愿我们的“人世间”多一些秉昆这样的善良人,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少些冷漠与黑暗,多些温暖与光明,多一些温暖的力量与平凡的关怀。因为:人间烟火气,最是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