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秉承“义”之原则行事

良心者言一 2024-03-27 02:50:57

他秉承“义”之原则行事

——观电视剧《人世间》有感之五

周秉义作为周家的长子,身上背负了太多的东西!表面上看,周秉义是周家三兄妹中混得最好,最有主意的,实则是最胆小懦弱的一个。秉义的本性就是一个重情重义,坚守原则底线,懂爱知感恩的人,对待父母、亲人如此,对待同事如此,对待自己所爱的人同样如此。秉义在剧中的做人行事表现很好地演绎了他名字的含义,真的是名如其人,人如其名。

秉义洁身自好、清清白白,这应该是剧情留给观众最深的印象,也应该是我们大家最希望做官的能够如此。秉义从兵团到政研室再到军工厂,从哈阳到北京再到吉春,不管在哪个地方还是哪个岗位,秉义始终都要个要求自己,做一个清官,做一个对得起自己良心的干部,特别是在改造家乡光字片的事件中因被曹德宝举报而被上级纪检部门调查,正是因为被查,让上级部门、百姓和我们观众更加了解了周秉义是个怎样的人。事后来自北京的调查组负责人吕川在和发小秉昆推心置腹的交谈中说,调查组对你哥的品格表示敬佩,一个支配过一百几十亿的人,连一分钱说不清楚的事都没有,他干净,太干净了,一碗清水,一看到底。是啊,作为一个地方的一把手,没有为自己谋过私利,也未给家人特别是那么需要自己动用权力来帮助的亲弟弟秉昆向有关部门打过招呼,相反,为了拆迁顺利推进,还是弟弟弟媳第一个报名,并在电视上为他这个开发光字片的主政者鼓与呼。秉义这样的好官、清官、为百姓谋幸福的干部,让我们肃然起敬,也让我们不由得想到现实,希望我们的视野里能有更多像秉义这样真正一心为民的好官。

秉义身心全部扑在工作上,直至患了癌症依然不忘为家乡殚精竭虑。对于国家提出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秉义没有抵触、毫无怨言地去了艰苦的江辽省生产建设兵团。在兵团秉义干得很出色,特别是被前来视察工作的政委赏识有望提拔。在兵团期间,秉义就富有正义感,对丑恶现象眼里揉不进沙子,设法收集戴主任的罪证。之后秉义到了北京大学读书。

大学毕业后周秉义被分配到江辽省省委政策研究中心工作,但工作一段时间后他觉得在改革开放、百废待兴之际却不能去基层和一线发光发热有些遗憾,于是在岳母的间接帮助下,上级委以重任派他去接管正处于转型艰困期的军工厂。到了军工厂之后,周秉义从杜德海身上看到厂内一批老职工的心声,由衷地感受到自己任重道远,肩负着使军工厂成功转型的艰难使命。为了尽快解决军工厂转型问题,周秉义决定前往莫斯科从老朋友埃拉那里寻找生机。

经过多次交涉,在国家的特别支持下,周秉义买下苏联军方一艘退役的巡洋舰,拆解之后,卖给钢厂回炉,利润上千万,使军工厂转危为安,成功转型。此次前去苏联因谈事操劳过度,周秉义患了很严重的胃病。带领军工厂走出困境之后,周秉义又被提拔为吉春市副市长,在吉春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本来传言周秉义是要在吉春转正的,却被调到哈阳市当了市长。一到哈阳,秉义就背上了“官倒”、“砸碎工人饭碗”的骂名,经过一番思想挣扎后,秉义放下思想包袱,继续自己的改革事业。秉义到北京工作后,年三十前夕本准备回家与亲人团聚。然而却在即将回程时,突然被上访人员截住。为了让事情彻底解决,秉义夫妻俩留在松江市过了个年。

秉义始终记得父亲临终前对自己的责备和期望,破败、落后的光字片始终是他心头的痛,作为三个孩子中“父亲最不满意的”一个,他向上级申请从北京平调回吉春,做了吉春市市委书记。回到家乡后秉义向弟弟袒露心声,多年从政生涯使他思乡心切,一直牵挂着家乡的发展,他迫切地渴望将余生的时间和能力,放在改造家乡、改造光字片这件事上。于是乎在回到吉春之后,他拖着病体(此时应是胃癌晚期了)、顶着压力和乡亲们的不解、抵触与骂名,硬是让光字片的百姓搬到了王家屯、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为了开发光子片,他一个无儿无女的癌症病人,连命都不顾了!在面对光字片乡亲们时他一大段推心置腹的心声坦陈,让一众邻居佩服不已,真切地意识到秉义是一心为公,是想给光字片的乡亲们“雪中送炭”,就连原本持对立情绪的乔家大婶临行时都不住地回头,那是在内心对秉义的赞扬。秉义还是那个秉义,不管是周市长还是周书记,他也永远不忘自己叫“秉义”。

秉义做人干净,做事追求完美,对身边的每一个人又何尝不在彰显着“义”呢!在兵团时,周秉义好不容易有个可以高升的机会,可要升官就要与郝冬梅分手。周秉义不爱江山爱美人,决定继续保持与郝冬梅的关系。不仅因为爱,也因为此时如果他跟郝冬梅分手的话,无异于让她活不下去。他打消了冬梅的自卑心理,他不愿也不会在冬梅人生艰难的时刻独自奔前程,相约“生同衾,死同椁”,年轻的声音响彻在白桦林。周秉义决定在春节与冬梅结婚,这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冬梅终身不孕,周秉义作为周家长子已经不能为周家传宗接代。周秉义不仅不在乎,而且为了不让冬梅在婆家难做,他把“不育”的“罪责”揽在自己肩上。退休后陪着冬梅走遍大江南北,还是为了弥补对爱人的亏欠,也是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

对爱人如此,对亲人和下属也尽自己的能力做着自己能做的事。长兄如父,父母不在了,秉义也知道自己在人世间弥留的时间不多,深情地给妹妹和弟弟写下了一封信,不忘叮嘱与告诫,那是在尽着自己的责任,他以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弟弟和妹妹,全家人都清清白白、干干净净。他也曾为自己不能出手干预司法而无奈,也曾为自己一贯不能降低的为人原则深深自责,更是多次叮嘱弟弟多读书,感谢弟弟和弟媳为这个家所作出的牺牲,与妹妹周蓉商量为秉昆买车解决资金。刚到军工厂上任时,面对身上绑着炸药包的老军人、老工人杜德海,周秉义置自己的生命不顾,临危不惧地坐在杜德海的面前,之后更是为他治病,抽空还去看他。对自己在军工厂的老下级老常临终前托付,一直在政策范围内照顾着烈士的的儿子常进步,最后按照政策还给进步分了房子。

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周秉义是孟子思想的忠实贯彻者,他一辈子劳劳碌碌,兢兢业业,无子无嗣,清清正正,累得一身病,仍不言功高。周秉义,实乃大写之人;周秉义,中华民族的忠义之士!

0 阅读:0

良心者言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