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诗歌教学新尝试

毒小寨文化 2025-02-28 09:28:45

deepseek ,诗歌教学新尝试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体裁丰富,数量众多,涵盖广泛,难易有差。若是常见的诗歌那还好理解,而碰到偏僻诗人的偏僻诗篇那就不好理解了,如果再缺乏足够的背景了解,很多时候就读不懂了。

诗无达诂,诗歌的读懂问题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对学生如此,对老师也是如此。

所以,诗歌鉴赏的得分率一直不高,老师不好教,资料难找,背景难寻;学生不好学,学了做题也如坠雾里,朦朦胧胧,得不到分,诗歌教学也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

春节前后,deepseek横空出世。

试着用deepseek查找诗歌资料,太好用了,它不仅给出翔实的资料,还有查找思路,全面,贴心,不愧为目前最强的AI软件之一。如我搜索“中国排名前十的元宵节诗词”,人家一会儿就给出你答案,还给出了排名理解,如它将苏味道《正月十五夜》排名第一,给出的理由是:

此诗被誉为“元宵诗之祖”,描绘了唐代长安城元宵夜的盛景,以“金吾不禁夜”展现全民狂欢的场景,被多篇文献列为经典之首。

AI也懂人情世故,也知道论资排辈,真不愧为第二人类了。

再比如,学了李贺《李凭箜篌引》之后,相关练习上有一首黄庭坚的《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的诗,不大好理解,便用deepseek搜了一下,人家给出了“创作背景”“诗歌内容与赏析”“艺术特色”“作者与诗派背景”等板块,最后还给出了总结:

此诗通过笛声的清凉意象,将酷暑的烦躁转化为艺术的宁静,展现了宋代文人“暑中求雅”的生活情趣。其艺术手法虚实相生,语言凝练,既是对音乐魅力的赞颂,亦是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诗意表达。

看到没,给出的内容翔实全面,可以帮助学生和老师全面理解这首诗歌。deepseek,学生用好了,它是一位好老师;老师用好了,它是一位好帮手。

我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喜欢“以诗译诗”的方法,用诗歌的形式来“翻译”诗歌,这样就保留了诗歌原有的美感和韵味,同时也是对自己及学生审美水平和创作能力的锤炼、提升。

现在有了deepseek,它可以帮我们迅速进行以诗译诗的创作,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我用deepseek将其译成了七律:

《闻李凭箜篌》

吴丝蜀桐奏清秋,一曲空山凝暮愁。

昆玉乍崩丹凤唳,芙蓉忽泣素兰羞。

神娥破石惊银汉,仙乐回风荡碧流。

露冷蟾宫桂影乱,余音犹绕十三州。

高适《燕歌行》的律诗版:

《燕歌行》律诗版

汉家烽火起辽东,铁骑鸣笳出帝宫。

战士军前生死劫,美人帐下管弦融。

孤城落日征人泪,大漠秋深战血红。

闻道玉门犹困顿,谁提龙剑效豪雄?

再如李商隐《锦瑟》,将其改成绝句:

锦瑟

五十弦凝廿五烟,庄生晓梦托啼鹃。

鲛人泣罢鲛绡透,珠泪盈盈化玉泉。

甚至还可以译成现代诗:

《碎光里的指痕》

五十根弦在暮色里绷紧自己

年轮从褶皱深处漫上来

每根丝线都在切割时间

直到蝴蝶飞出青铜的锈迹

那时月光在翅尖上结冰

杜鹃把啼声埋进更深的喉咙

珍珠是海面最后一个标点

玉的余温正被烟霭蚕食

如今我打捞所有倒影

都是燃烧后的灰烬

而琴弦仍在生长

用裂纹持续丈量

那些从未真正凝固的黄昏

当然,很多人会说AI写出的诗对于教学有什么用呢?

确实,这些AI诗歌还是带有一定的“机器味”,但并不是毫无文学价值,其质量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其速度更是足以秒杀七步成诗。

deepseek创作出来的诗,我们仍然可以对其进行分析鉴赏,从而丰富深化对原诗的理解。同时,它也可以作为我们创作的辅助,为我们提供灵感,丰富创作内容,以便利于教学。

当然,deepseek用于教学还有很多其他作用,如优化设计、制作课件等,21世纪对于人工智能,我们理应拥抱而非躲避。

Deepseek是一把双刃剑,用其长,避其短,我们就能创造出不一样的课堂。

0 阅读:8

毒小寨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