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毛主席视察河南,遇见失联20年的爱将,欣喜发问:你去哪了

五千年史鉴 2023-01-31 20:22:44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2年秋天,本应该在家中休息的毛主席放心不下黄河的治理工作,决定利用自己的假期去视察一下。

毛主席等人到达河南省的黄河大堤附近的红洋楼时,河南省的相关工作人员已经早早的在路边等候着。

毛主席对着迎接的人群点点头,接着把视线放在了一个人的身上,他兴奋的走到那个人的面前,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这20年你都去哪了?”

这个人究竟是谁?他和毛主席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过往呢?

弃暗投明,率部起义

这个人正是时任河南军区副司令的毕占云。

在加入共产党之前,毕占云是国民党的一个高级将领,与其他贪恋名利的官员不同,因为是农民出身,他更能体会到底层人民的不幸,所以更富有同情心。

所以国共合作破裂后,毕占云对于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的行为并不能苟同,甚至会想办法营救他们。

在一次得知自己的两个部下其实是共产党之后,毕占云没有犹豫的帮助他们逃出了虎口。

不过毕占云的行为也让他的上级产生了一些怀疑,他们决定派毕占云去参与井冈山围剿。

如果毕占云在这次围剿中表现的出色的话,那正好可以洗脱嫌疑,反之就可以借机直接处决掉,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毕占云怎么会不明白国民党的言外之意,他陷入了深深的郁闷之中。他不愿意和自己的同胞互相残杀,同时也明白自己的处境岌岌可危。

毕占云硬着头皮带军出发,很快就与红军正面对上了,就在毛主席下达紧急转移的命令之后,想象中的枪林弹雨却并没有到来,取而代之的是一阵朝天的枪响。

原来,毕占云根本没有想与红军发生冲突,他让战士们朝着天空开枪,不仅能够混淆国民党的认知,还能给红军留下比较充裕的撤退时间。

红军虽然不解这个国民党的军官为什么要帮助他们,但是还是快速反应过来,抓紧一切时间冲破了包围圈。

回到国民党阵营后,毕占云毫无疑问的再次受到了盘问和审讯,毕占云干脆破罐子破摔,说自己根本打不过红军,所以才让他们跑了。

虽然这个理由并没有取得对方充分的信任,但是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毕占云暂时逃过了一劫。

另一边的红军撤离完成后,也仔细的回忆思考了今天的经过,毕占云的所作所为绝不是一时兴起或者是所谓的“失误”。

毛主席和朱德将军仔细讨论过得出结论:这个毕占云,是可以被策反的。得出这个结论后,组织派出了相关人员尽快与毕占云取得联系。

此时,正不知道将来该如何自处的毕占云还不知道,有一条光明的道路正在奔他而来。

毕占云几次三番的出现与共产党有关的失误,这让他的上级看他非常不顺眼,于是明里暗里排挤他和他的手下。

战争年代本就稀缺粮食,毕占云的队伍又被针对,经常出现吃不饱的情况,在外打仗又非常的耗费体力,毕占云的手下甚至饿的去抢劫老百姓的食物。

一次偶然的机会,共产党抓捕了两个正在“犯事”的毕占云的手下,在得知他们的情况后,共产党不仅没有苛责他们,还给了他们食物。

在放他们回到自己的阵营中去的时候,毛主席等人还让他们带回去一封信件。这封信件就是毕占云加入共产党的一根引线。

信的主要内容就是希望毕占云弃暗投明,来投入红军的怀抱,而这正中毕占云的下怀。

起初他还担心自己的身份无法进入共产党的阵营,这封信的出现彻底打消了他的顾虑。

尤其是他发现自己被红军抓去的兄弟们都非常健康的回到了军队中,不仅身上没有任何的伤痕,甚至在红军那边的生活比在国民党还要好。

那两位战士也不负所托,向毕占云和其他队友讲述了共产党对他们的善待,和共产党内部战士们的相处情况,讲述的时候都露出了向往的神色。

这让毕占云更加坚定心中的想法。他立马决定带领着兄弟们起义,这也是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国民党军官率部起义的事件。

年少从军,善恶自辩

毕占云能与共产党产生共鸣,其实与他的出身和经历也有一定的联系。

上个世纪初,毕占云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贫苦的小山村中,时局动荡下,毕占云和大多数的孩子一样,炮火和饥饿充斥着整个童年。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毕占云从小就十分懂事,父母早亡的他从8岁开始就在地主家当苦力,成年之后更是四处漂泊。

一次偶然的机会,毕占云接触到了川军,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正值壮年的毕占云一身力气,在军队中一往无前,成为了士兵中的佼佼者,也受到了长官的青睐。

官位的不断升迁使毕占云不再局限于个人温饱,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毕占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反抗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贡献一点力量。

但是北伐后,蒋介石公然叛变革命,开始大肆的屠杀共产党,这样残害同胞的行为是毕占云所厌恶和不解的。

而经过这件事,共产党开始独立武装,逐渐的在农村发展起来了自己的根据地,毕占云心中的定位也开始出现了动摇。

就个人的原则和信念而言,他是更加倾向于共产党这一方的,但是现在因为国民党反动行为,自己想要转变身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由于毕占云的心境已经发生了改变,他非但不会帮着国民党屠杀共产党员,还会尽自己所能去进行营救。

1928年,毕占云就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他被委派处决掉自己手底下的两个“通共”连长。

毕占云当下想也没想就将这张电报收起来放在了口袋中,并且将这两个连长单独叫到了自己的营帐中。

毕占云开门见山,直接将这封特殊的电报放在了两位连长的面前,两位连长看到赤裸裸的“立即枪决”四个大字,顿时也慌了神。

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毕占云接着说道:

“其实我早就知道你们两个人共产党的身份了,但是我心中有杆秤,我明白共产党是好是坏,所以我不会按电报上面说的做,我今天把你们叫到这里,也是想告诉你们,我已经留不住你们了,你们赶紧跑吧。”

说罢,毕占云还从怀里拿出来了大洋,交到了其中一人的手里,让他们当做路上的盘缠。两位连长深受感动,但是也不禁担忧的问:

“可是如果我们走了,上面要是追责起来,你怎么办呢?”

毕占云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拍了拍他们的肩膀:

“不管你们的身份如何,这么多年,我们一起出生入死,早就是兄弟了,兄弟之间不需要说客套话,后面的问题我自己能解决。”

在毕占云的劝说下,两位连长连夜离开了营地,看着他们的背影逐渐的消失,毕占云却迟迟没有入睡。

因为他心中十分清楚,没有完成上面的任务,自己肯定是要有个交代的。

果不其然,第二天,团长就将毕占云叫到了自己面前进行质问,毕占云灵机一动,对着团长装傻充愣,一问三不知。

团长虽然气愤,也怕自己受到牵连,编了一个理由随便搪塞过去了。不过,经过了这一件事,这个团长心中对毕占云也有了芥蒂。

不仅在工作中公报私仇处处给毕占云使绊子,而且还找各种各样的借口降低毕占云的职位,削弱毕占云的军权。

而这些,也让毕占云产生了加入共产党,起义的想法,共产党朝毕占云递过来的橄榄枝恰是时候。

失联20年后重逢,感慨万千

但是起义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国民党狡诈阴险,防范心强,更何况毕占云的身上早就带上了疑团。

因此即便是确定了好几次的计划,在执行的时候还是出现了意外,起义的消息被国民党察觉了,国民党当即下令派出人手逮捕毕占云的队伍。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毕占云决定取消原来起义的时间,当下立断带着自己的兄弟们向井冈山前行。

好在毛主席早就料到了可能会出现意外,早早的就让陈毅将军在山口接应他们。

就这样,在陈毅将军的带领下,毕占云的小队伍直直的驶入了井冈山,毛主席早就在井冈山上为他们备下了欢迎仪式,毕占云终于成为了红军大家庭中的一份子。

加入共产党之后,毕占云积极地融入,积极的学习共产主义相关的理论知识,由于他的任务主要是保护毛主席的安全,所以平时和主席接触的也比较频繁。

主席也毫不吝啬的向他讲解相关知识,慢慢的毕占云的政治觉悟越来越高,甚至和毛主席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如果说毕占云最初参加军队是为了混口饭吃的话,现在的毕占云不管是从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得到了非常深刻的升华。

他越来越明确自己心中的信念,并且坚定地走好每一步。

毛主席将他的变化看在眼里,欣慰的同时也十分的欣赏。

此后毕占云参与了红军的很多次战役,因为之前的作战经验十分丰富,毕占云在战场上表现不俗,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一直做到了军长、团长的位置。

正所谓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时代造就了英雄,毕占云也无愧于时代。当然毕占云的成功也离不开他的伯乐——毛主席。

如果不是当初毛主席看出了他的诚意,费劲千辛万苦给他递信。

在来到井冈山后又为他讲述理论知识,还给他较好的发展空间,毕占云是万万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也只有毛主席这样的慧眼识珠,才能看出毕占云的济世才华。

1932年,党内发生的变动让毛主席不得不暂时离开指挥的岗位,毕占云也被调动到了其他的地方继续工作。两位前辈就此断了联系。

可是他们谁都没有想到,这一别,就是二十年。

在这二十年的岁月中,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一往无前,相同的是,此时的他们都为了同一个目标在不断努力。

虽然不在同一个地方,但是毕占云始终牢记着毛主席曾经给他的教诲,不管遇到了什么样的挫折和困难,都不曾言弃。

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需要主席的地方还有很多,主席更加忙碌了。而毕占云也被安排到了其他的工作岗位上,见面的机会就更加的渺茫了。

一直等到了1952年,此时国家的情况已经逐渐的稳定下来了,主席也终于有了假期。

就在工作人员好不容易劝说主席放下文件好好休息一下的时候,主席却说自己想利用假期去看看黄河的治理进行的怎么样了。

无奈,工作人员只好为主席安排出行。到了大堤上,主席仔细的勘察了现场的状况,并且认真的听取了汇报.

而后惊喜的发现,人群中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主席快步走近,紧紧的握住了毕占云的手,激动地询问他:“这么多年,都去哪了?”

毕占云更是激动的发不出声音,一别20年,他对主席的思念之情也是非常浓郁,只好更加紧紧的回握。

周围的人都十分震惊,时至今日他们才发现在他们之中有一位和毛主席交好的英雄,晚饭过后,主席亲切的将毕占云留了下来,与他好好聊聊天。

虽然20年没有见面,但是两人依旧像相处了多年的老友一样,毕占云先向主席汇报了这些年的工作情况,提到西路军的时候,主席忍不住红了眼眶。

西路军的经历是非常惨烈的,毕占云当时更是靠着乞讨才重新回归了队伍。看着主席心疼的神情。

毕占云笑着感慨,如果不是主席的话,就没有今天的毕占云,多亏了主席将他带到共产党的队伍中来。

虽然夜已经深了,但是两人丝毫没有困意,像是要把这么多年的话一次性说完一样聊了很久。

解放之后,毕占云被任命为了河南省的军区副司令员,他充分的发挥自己的特长,坚守着共产党员的信仰,工作认真努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955年大授衔时,毕占云凭借自己突出的功绩,被授予中将的军衔,此后毕占云为了不负这份光荣,更加兢兢业业,直到身体支撑不住离开工作岗位。

1977年,毕占云在河南郑州逝世,结束了他这波澜壮阔的一生。谨以此文,向毕占云将军致敬!对此,各位读者有何看法呢?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