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关于网约车行业的各种声音扰乱着司机们的心态,一会儿有人称“网约车行业已经饱和了,入行风险太大”一会儿又有人称“网约车行业在2023年增速将超过15%,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没错,后半句是T3出行CEO崔大勇在第十五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发表的其中一句话。为了更具说服力,其亮出了T3出行从成立以来的成绩单——日均单量突破300万单,累计注册用户突破2亿……
而网约车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反映在运力上就是合规司机的持续增长。对此有网友表示称:“只要把那些非法营运的清退,司机的单子短时间还是可以的。”
但不得不说像T3、曹操、滴答出行、哈啰、一喂顺风车等这些现有的平台还是没有抓住如今网约车风险的关键所在,一味的强调合规市场仍有空间,却不谈司机的权益,重点划错了!
合规确实能达到控制运力规模和质量的目的,但也只是一方面,一手抓合规的同时,价也不能不提,毕竟司机的现实收益也是造成危机的一部分。
看似是对“网约车市场饱和”、“网约车市场见顶”的反击,却引起了司机们的不满——“一毛钱一公里,订单更多”、“优异成绩的背后是多少司机心酸的泪水……”等等,如何稳住这些声音才是重点所在。
在供需严重失衡的数据面前,本就风雨飘摇的网约车行业最近更加人心惶惶,“等单等到焦虑,跑的流水不够成本,望着多到不可思议的一口价、特惠单疯狂思索……”相信这是近段时间以来大多数网约车司机们的日常。
除了上述网约车司机们表现出的异常执着之外,还有不少司机开启了“摆烂”模式,主打一个随意自在——今天单少我就收车休息,租期到了又碰到行情惨淡,我直接退车回家放松几天,养好身体调整状态,再重新来过。
“我车队里很多老司机摆烂,越是高峰期越不出车,越是下雨天回家的越早,既然平台不让我赚钱,为啥还要在高峰期替平台赚钱呢?毕竟平台高峰期加的价,也没到司机的口袋里……”不是司机反骨,而是干的拼命收益也不会多一分,没有动力,如何努力?
对于那些说收车就收车的司机来说,“网约车从业人员基本是看你日常缺多少钱,缺的少自然玩着干,缺的多累也没办法……”其实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你怎么看“网约车还有发展的空间?”这句话,你赞同吗?
我赞同。希望十四亿的人都来干网约车
说的很真实,但是声音太小。网约车司机和外卖员和过去的流浪汉一样,享受着底层的自由
不要再写软文忽悠人了,现在哪怕是一线城市毛收入你也到不了毛收入一万五,哪怕你一天跑二十个小时(随时会挂掉啊),就算你毛收入一万五,除掉租金,电费油费,违章、剐蹭,修车等等必须得开支一万左右,吃饭喝水不算因为你干什么都要吃饭喝水,躺平休息也要吃饭喝水不是,这个不扣不算进去,那么除掉上面几项必须的也就收入五千左右左右,这是每天开一二十个钟,如果你只开十来个钟的话,违章剐蹭少的情况下也就两三千吧,如果只是开八个钟的话那就真的没什么钱了,如果早高峰再不出车,违章、剐蹭,修车又多的情况下,就有可能收入是负数,对,你没听错,负数,赔钱!其实网约车早在2018,2019就逐渐饱和,走下坡路了,现在更是多的不得了,不信的,可以自己试试,租个车试试,半年,三个月都行
当代骆驼祥子
就没一个正经部门管?
坑,还是坑!
t3还有脸出来说,强迫司机接一口价定单,自己平台没单,竞争对手的单都接太不要脸了,现在全部是第三方一口价,司机没有选择
都是钱的问题,双不双证都是借口而已,出租车全了吧?不是一样经常出事,关键是看司机是不是好人
约车平台应该把公司车踢出去
🐶都不跑踢三
又是一喂软文。。。
为什么个人不让办理营运证那
你就是闲的蛋疼
关键是公司能办下营运证,而个人办不下了?
官宣每周工作一小时就属于就业,我每天十五个小时,一周刚刚干了两年的就业时间,干一周休息两年,没事白天晒晒太阳进行光合作用,晚上没事就喝喝西北风,一年工作三天多,全年无工,日子别提有多潇洒了,不过就是最近越来越瘦,营养有点跟不上了[得瑟]
原来高峰期不出车的不止我一个
现在全是租车公司在坑司机,说什么指定派单,日流水多少多少,最后没单光给人家交租金了,你要违约押金就没了
很久没见一喂水军出来作妖了。
司机不能自己合伙做个平台嘛?就不能出个nb人物统领下?更多的问题是我们是一盘散沙,为小利的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