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当你听到“轻松月入过万”的时候,“网约车”这三个字或许会是你脱口而出的答案。的确,在几年前能够实现月入过万,是网约车这一新业态的标签。
而在网约车市场饱和预警,多地纷纷按下“暂停键”的一条条新闻中,宣告着网约车已走下“神坛”的事实。这也更多成为了在利益驱使下无限扩招的噱头和套路的始作俑者。
2023年,作为疫情完全放开的第一年,比起机遇我想更多的是工作难找、生意难做的压力。
试想一下,当你独自在外找工作的时候,突然你在招聘网站上看到了“轻松月入过万”、“优先派单”、“零押金”、“工资保底收入有保障”等字眼的时候,这几乎零成本的挣钱机会对于一个着急找工作的人来说杀伤力可想而知会有多大,恨不得立刻冲过去注册跑网约车。
但你先别着急,这些天花乱坠的话术背后或许是走不完的租车套路……
有福可以同享,有难就不能了其实对于大多数司机来说,网约车的出现在一段时间里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就业机会和收益,也确实帮助了一部分人解决了就业尴尬期的缓解问题。
除此之外,由此衍生出的网约车平台公司、租车公司甚至是新能源车企、维修等等与其相关的生产环节也在享受着所带来的收益和发展的机会。但对于某些公司来说,有福可以同享,有难就不能了……
这也就预示着,当网约车面临生存危机之际,“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戏码是必不可少的。近日,小编在某新闻上看到,今年3月份左右,广东一家租车公司即:深圳市超达汽车租赁有限公司,被不少成员单位因经济纠纷而投诉举报。
其中包括租金拖欠、违章车损不处理,拒接合作方电话等行为,初步统计涉案金额高达150余元,同时也涉及诈骗犯罪的行为。
租车公司与“诈骗”相挂钩其实早已不足为奇,其经营内容和经营形式的特点在一些不法分子手里就变成了诈骗的手段依据——装置断油、断电功能的定位器,一车多租、谎称车辆有交通违法罚单等方式回收车辆,又拖延时间不换车、不退押金、收取违约金等等这些在以往的新闻报道中也是有过爆料的。
为了保障网约车司机们的合法权益,降低被骗几率,交通部门提醒有意向从事网约车行业的司机们,一定要拒绝这“五大诱惑”。
一是审慎评估市场风险,拒绝“高收入”诱惑;二是合法合规经营,拒绝“代办过关”诱惑;三是接单要用本市车辆,拒绝“跨城收入高”诱惑;四是一定不能以私人小客车合乘的名义从事非法营运;五是不要贪图便宜从中介处承租车辆,不然权益难以保障。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