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变“毒药”,短短几个小时致死?提醒:这5种中药没病别乱吃

安恒远养护说 2025-04-22 15:01:19

中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很多人都信赖中药温和滋补,平时炖个汤,泡个酒,都喜欢加点药材,觉得能强身健体。

但这药材要是用不对,或者不小心认错了,那补药可能分分钟变成毒药,后果不堪设想。

哪几种中药,是不能随随便便当补品的?

家常补汤竟成催命符

家住广东的小王一家前阵子可真是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那会儿刚开春,流感闹得厉害,家里老人孩子都跟着遭了罪,病刚好,身子都虚得很。

小王心疼家人,就想着弄点好东西给大家补补,听邻居说附近山上有野生的五指毛桃,煲汤特别香,对恢复体力也好。

小王觉得这法子不错,天然又地道,周末就兴冲冲地和家人一起去山里挖了一些回来。

看着那黄褐色的根块,闻着似乎还有点淡淡的香气,小王觉得跟平时买的差不多,就放心地和鸡肉一起炖了一大锅。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高高兴兴地喝下了这锅爱心靓汤,可没过多久,也就一两个小时的工夫,小王的妻子先觉得头晕眼花,看东西都带重影。

不仅如此,还恶心想吐,没一会儿,小王自己和家里的老人,孩子也陆陆续续出现了类似的症状,还有人感觉浑身没劲,眼皮都抬不起来,呼吸也变得有点费劲。

这下把小王吓坏了,意识到不对劲,赶紧叫了救护车把一家老小都送到了医院,医生一检查,诊断结果让人心惊肉跳,居然中毒了。

原来他们挖回来的根本不是什么五指毛桃,而是混在里面,长得极其相似的剧毒植物断肠草,好在送医及时,经过一番紧急抢救和治疗,一家人才算脱离了危险。

事后小王想想都后怕,就因为一次想当然的滋补,差点把一家人都搭进去,这自家采的天然补品,转眼就成了差点要命的毒药,教训实在太深刻了。

这五种中药别瞎碰

小王一家的遭遇不是个例,每年都有人因为乱用或者误用中药材出事,有些中药虽然名气挺大,功效听着诱人,但真不能随当补品吃,特别是下面这五种。

第一是何首乌,说起它大家可能想到乌发,但何首乌处理不好或者长期大量吃,是可能伤肝的,《中国药典》2020年版里也提到了它潜在的肝毒性。

第二是大黄,这味药通泻火挺常用,但它不是温和的补品。用多了,用久了,也可能对肝脏和肾脏造成负担。

第三是补骨脂,常被用来补肾助阳,可研究早就发现它有明确的肝毒性风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使用。

第四是雷公藤,这个名字听着可能陌生,但它在某些疾病治疗中会用到,因为它抗炎,抑制免疫效果强。

可它的毒性也非常大,肝,肾,心脏,生殖系统都可能受损,绝对绝对不能自己拿来当补品。

第五是钩吻,这个要重点说,它本身就是剧毒植物,含有钩吻生物碱,几小时内就能引发神经中毒,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最要命的是特别容易跟常用的几种药食同源的植物搞混,比如说根长得像五指毛桃,花是黄色的,和金银花,黄花倒水莲的花很像。

关于中药常见误解

除了分不清哪些中药有毒,很多人对中药抱着一些想当然的看法,这些误解有时还挺危险的,得擦亮眼睛,有些人觉得古方经典就一定最好,其实还真不一定。

很多经典方子在流传中也在不断改良,比如去掉有害成分,让它更安全有效,一味迷信未必科学。

还有前阵子网上流传的,认为现在的中药都是工业品,不如以前天然的好,现代工艺能更好地控制药材质量和剂量,减少误差,其实通常更安全。

还有觉得中药就是养生的,没副作用,其实中药也是药,是药三分毒,不对症,用量错了,照样伤身,它有养生功能,但前提是用对地方。

此外就是觉得吃得越多,身体好得越快,吃药不是吃饭,不是量大就好,过量反而可能中毒,或者打乱身体自身的调节能力。

还有些人觉得,越贵的中药效果越好,药材好不好,关键看对不对症,跟价格关系不大,适合自己的,哪怕特别便宜也是好药。

如何聪明用药

想安全地享受中医药的好处,得学聪明点,不管是治病还是保健,想用中药,最好先找正规中医师或中药师看看,辨证论治后遵医嘱。

千万别自己当医生,更别信那些来路不明的偏方,土方,如果在吃某种中药,药酒或者保健品期间,感觉身体不舒服,赶紧停药去看医生,可能是药物伤肝了。

买中药材要去正规药店或医院,看清楚标签,别买散装的,没包装的,说不清来源的,对自己不认识,没把握的野生植物,绝对不要采。

此外酒精伤肝,很多药物也伤肝,一起下肚就是双重打击,吃药期间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别喝酒。

如果怀疑误食了有毒植物或中药中毒,在人还清醒的情况下,赶紧大量喝温水或盐水催吐,然后立刻去医院,越快越好。

记得带上吃剩下的东西或植物样本给医生看,别自己在家乱吃所谓的解药,那会耽误抢救。

结语

中医药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用好了能治病强身,但也认识到,它不是万能神丹,更不是可以随意往嘴里塞。

了解它的风险,破除那些不靠谱的迷信,用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它,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才能真正让中医药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稍有不慎良药也可能变成伤人的毒药,安全第一这根弦儿,任何时候都不能松。

参考信源

环球网 广东阿妈购药材煲汤,喝完后身亡

澎湃新闻 药酒变“毒酒”:4种中药别拿来当补品,可能损害肝肾



0 阅读:0